牙周病是什么?牙龈出血、口臭要警惕!5个预防方法要知道
早上刷牙时发现漱口杯里有血丝?和朋友聊天时对方总是不自觉后退?这些可能是牙周病发出的早期信号。据统计,我国35岁以上人群中,近90%存在不同程度的牙周问题,但大多数人直到牙齿松动才意识到性。今天我们就来这个悄悄危害口腔健康的"隐形"。
一、为什么会得牙周病?
我们的口腔就像一个小型生态系统。当牙菌斑(细菌群落)在牙齿表面堆积形成牙结石后,会持续刺激牙龈。就像手上扎了刺不拔出来会发炎一样,牙龈也会出现红肿、出血等炎症反应。如果放任不管,炎症会逐渐向深层发展,终固定牙齿的牙槽骨。
这些情况会加速牙周病发展:
- 刷牙方式不正确,总有些地方刷不到位
- 长期抽烟(烟民患病风险是普通人的3倍)
- 孕期激素变化(很多孕妇会出现"妊娠期牙龈炎")
- 糖尿病患者(血糖控制差更易加重病情)
二、这些症状可能在提醒你
牙周病的发展就像温水煮青蛙,早期很容易被忽视。请注意这些信号:
阶段 | 典型表现 |
---|---|
牙龈炎 | 刷牙出血、牙龈红肿、偶尔口臭 |
早期牙周炎 | 牙龈萎缩、牙缝变大、冷热敏感 |
中晚期 | 牙齿松动、移位、咀嚼无力 |
特别要注意的是:
1. 牙龈出血≠上火,这是炎症的明确信号
2. 口臭用漱口水掩盖只是治标,牙结石才是根源
3. 牙齿突然变长其实是牙龈萎缩的表现
三、5个实用预防建议
预防牙周病其实不需要复杂的方法,关键在坚持:
1. 改良刷牙方法
建议使用软毛牙刷,将刷毛斜45度对准牙龈沟(牙龈和牙齿交界处),小幅度水平颤动。很多人习惯横着用力刷,这样反而会损伤牙龈。刷牙时间不少于3分钟,别忘了轻刷舌苔。
2. 牙线比牙签更科学
牙签会撑大牙缝,牙线才能有效清除牙缝间的菌斑。刚开始用可能会出血,坚持1-2周后牙龈炎症减轻就会改善。如果操作困难,可以考虑水牙线。
3. 定期护理
即使每天认真刷牙,也难免有死角。建议每6-12个月做一次洁牙(超声波洗牙),清除顽固的牙结石。注意区分"洁牙"和"牙齿美白"是两回事。
4. 关注全身健康
控制血糖、戒烟、充足睡眠。研究发现,压力过大会降低免疫力,加速牙周病进展。孕妇更要注意口腔卫生,避免妊娠期牙龈炎发展为更的问题。
5. 及时就医原则
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建议立即就诊:
• 牙龈自发出血(不碰也出血)
• 牙齿明显松动
• 牙龈脓肿流脓
小知识:牙周治疗分几步?
基本治疗包括洁牙、龈下刮治等,中重度可能需要牙周手术。整个过程基本,现在都有局部麻醉。治疗后需要3-6个月复查维护,就像高血压需要定期测血压一样。
四、常见疑问解答
Q:洗牙会让牙齿变松吗?
A:这是常见误解。洗牙后感觉牙缝变大,是因为清除了原来填满牙缝的牙结石。牙齿本身早就因为牙周病支持组织被,洗牙反而是阻止继续恶化的必要措施。
Q:牙龈萎缩能吗?
A:已经萎缩的牙龈很难完全,但通过治疗可以控制不再继续发展。轻度萎缩可以通过牙龈手术改善,重度则需要综合评估。
Q:电动牙刷更好吗?
A:合格的电动牙刷确实更有助于控制菌斑,但关键还是使用方法。无论是手动还是电动,都要注意刷到每个牙面。
写在后
牙周病大的危害在于其隐匿性。很多患者来就诊时,牙槽骨吸收已经超过50%。是,只要在牙龈炎阶段及时干预,完全可能阻断病情发展。下次刷牙时如果发现出血,别简单归咎于"牙刷太硬"或"上火",这可能是牙齿在向你求救。
(本文参考中华口腔医学会牙周病学组相关指南,内容仅供参考,具体诊疗请遵医嘱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