牙龈总出血别忽视!牙周治疗全流程解析
早上刷牙时发现牙膏泡沫带血丝?吃苹果留下血迹?这些很多人习以为常的小症状,可能是牙周组织发出的求救信号。从事口腔健康科普工作多年,我发现大多数人都低估了牙周病的危害,等出现牙齿松动才就医往往为时已晚。今天我们就用直白的语言,说说这个困扰80%成年人的口腔问题。
一、牙齿的"地基"生病了
把牙齿想象成大树,牙周组织就是埋在地下的根系。当细菌形成牙菌斑并钙化成牙结石后,会不断侵蚀牙龈和牙槽骨。初期可能只是刷牙出血,发展到重度时会出现:
- 持续性口臭(怎么刷牙都无效)
- 牙龈萎缩(牙齿看起来变长)
- 牙齿松动(咬硬物使不上劲)
令人担忧的是,牙周炎的是不可逆的。但是,及时干预完全可以控制病情发展。
√ 牙医小贴士:
牙龈出血超过3天不缓解,就应该预约口腔检查。早期治疗费用可能只需几百元,等到需要植牙时花费可能要上万元。
二、治疗怎么做?
正规口腔机构的治疗通常分四步走:
1. 深度检查(20-30分钟)
医生会用特殊探针测量牙龈沟深度,配合口腔全景片判断骨吸收程度。这个过程可能有轻微不适,但能评估病情阶段。
2. 龈上洁治(俗称洗牙)
用超声波设备清除牙龈线以上的牙结石,抛光牙面。很多人误以为洗牙会让牙缝变大,其实是清除了原本占据空间的结石。
3. 龈下刮治(关键步骤)
对于中重度患者,需要打麻药后清理牙龈深处的结石和病变组织。现在有些机构会采用激光辅助,减少出血和不适感。
4. 维护治疗
治疗后每3-6个月需要复查,必要时进行维护性清洁。就像糖尿病患者需要定期测血糖一样,牙周炎也是需要长期管理的慢性病。
三、这些误区坑了很多人
误区1:"洗牙后牙齿酸软,说明伤害牙釉质"
其实是长期被结石包裹的牙根暴露导致的短暂敏感,1-2周会自行缓解,使用感牙膏能改善。
误区2:"治疗一次就能"
牙周炎像高血压一样需要终身维护,日常清洁配合定期护理才能维持。
误区3:"牙龈出血用止血牙膏就行"
这就像用创可贴包扎化脓伤口,治标不治本。止血成分可能掩盖病情,延误治疗时机。
四、日常护理3件套
- 巴氏刷牙法:牙刷斜45度对准牙龈沟,小幅振动清洁
- 牙线使用:每晚睡前清理牙缝,避免使用牙签
- 冲牙器辅助:水压能清洁牙刷够不到的盲区
后提醒大家:牙周治疗是个精细活,一定要选择有牙周治疗资质的正规机构。那些"一次"""的,大家要擦亮眼睛辨别。保护好牙齿的"地基",才能让我们在七八十岁还能享受美食的乐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