洛阳口腔医生林蕊:10余年专注种植修复与美学牙科
在洛阳纳尔斯口腔门诊部,有一位被患者频频提起的医生——林蕊。这位来自河南大学口腔的执业医师,用十余年的临床经验诠释着对牙科诊疗的专注。从基础的补牙拔牙到复杂的种植修复,她的诊疗范围几乎覆盖了口腔健康的全领域。
从口腔全科到精专领域
林蕊医生的从业轨迹很有代表性。如同大多数牙医的成长路径,她先从口腔全科起步,在河南大学完成系统学习后,逐步在实践中打磨技术。十年间,经手的病例从简单的龋齿充填到复杂的多颗牙缺失种植,这种循序渐进的经验积累,让她对各类口腔问题形成了系统化的解决方案。
在纳尔斯口腔的诊室里,医生常遇到的就是两类患者:一类是忍受牙疼多年的中老年人,一类是对牙齿美观有追求的年轻人。面对不同的需求,她总能给出针对性的建议。"牙齿问题不能头痛医头,要看整体口腔环境"——这是她经常对患者说的话。
种植牙不只是"种钉子"
关于牙齿缺失修复,林蕊医生有自己的坚持。很多患者以为种植牙就是"往骨头里打个钉子",但她会耐心解释:成功的种植需要综合考虑骨量条件、咬合关系、相邻牙齿状态等要素。曾有外地患者带着失败的种植病例前来求诊,她通过系统的评估后,制定了包括骨增量在内的治疗方案。
"固定修复也不是简单的套牙冠"医生说。在她接诊的病例中,不乏因不当修复导致邻牙受损的情况。现在她会特别强调修复体边缘的密合度、牙龈组织的保护等细节,这些看似微小的因素,往往决定着修复体能用5年还是15年。
美学修复需要克制审美
面对越来越多追求"明星牙"的年轻患者,医生反而显得谨慎。"前牙美学修复不是越白越好,要考虑与面部五官的协调性。"她办公室墙上挂着几组修复,都是看似自然却暗藏匠心的作品——微调牙齿的长宽比例,保留适当的发育沟,甚刻意做出轻微的色阶过渡。
有个让人印象深刻:一位新娘希望在婚前完成门牙修复,但检查发现存在轻微深覆合。医生没有直接做贴面,而是行咬合调整,后完成的修复既美观又避免了过度磨牙。这种兼顾功能与美学的理念,正是她反复向年轻医生强调的。
用耐心化解看牙恐惧
在儿童牙科诊室,经常能看见医生蹲着身子和小患者交流的身影。"很多怕看牙,根源都在童年经历。"她总会花时间让孩子先熟悉器械,用演示代替说教。有家长反馈,原本抗拒看牙的孩子,现在竟会主动提醒定期检查。
对于紧张的老年患者,她则采用另一种方式:先听老人讲完所有的担忧,再用通俗的比喻解释治疗过程。有位七十多岁的阿姨,因为害怕一直不敢处理残根,经过三次耐心沟通后才接受治疗,现在成了门诊部的"义务宣传员"。
持续精进的态度
尽管已有十余年经验,林蕊医生仍保持着学习习惯。诊室的抽屉里放着几本翻旧的期刊,上面满是批注。去年她刚完成一项关于即刻种植的进阶培训,"技术迭代太快了,不更新知识就是对患者不负责"。
在洛阳纳尔斯口腔的同事眼中,这位不爱说话的医生常出现的地方就是诊室和技工室。有次为了一个复杂病例的修复体形态,她反复与技师沟通修改了五次。这种较真劲或许就是她获得患者信任的原因——毕竟牙齿是要用几十年的,值得这样的认真对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