郑州种植牙医生刘兴国怎么样?32年经验医师技术解析
走在郑州紫荆山路上,经常能看到有人打听美奥口腔的位置。这家诊所里,有位从医32年的老医生——刘兴国,很多街坊邻居提起他都竖起大拇指:"我那口牙就是刘医生给种的,用了五六年还跟新的一样。"
一、从医半辈子,专注一件事
1992年就开始拿手术刀的刘医生,今年已经54岁了。早在医院口腔科工作,后来专门研究种植牙技术。同事说他有个特点:每天下班总要翻翻国外的牙科杂志,诊所柜子里整整齐齐码着三十多本笔记本,记录着这些年碰到的特殊病例。
"以前哪有现在这些设备啊。"刘医生常跟年轻医生说,"全靠手底下功夫。"现在虽然有了数字化导板、3D影像这些工具,但他还保持着亲手为每位患者取模的习惯,说这样能更感受牙槽骨条件。
二、患者关心的三个实际问题
1. 年纪大的能做吗?
上周三上午,78岁的张阿姨特意从新郑过来。她下半口牙掉了十几年,之前跑了三家医院都说骨质不够。刘医生检查后设计了"即刻负重"方案,当天就完成4颗种植体植入,现在阿姨已经能啃苹果了。
2. 会不会很疼?
诊所护士说,刘医生打麻药有独门手法——先用小棉球蘸表麻膏在牙龈上敷一会儿,进针时边聊天边操作。很多怕疼的年轻人做完都惊讶:"这就开始种了?"
3. 能用多久?
在美奥口腔的档案室里,保存着2003年的种植病例。当时42岁的先生前段时间来复查,X光片显示种植体周围骨量保持良好。刘医生说:"只要维护得当,种植牙是可以伴随终生的。"
三、老医生的新坚持
尽管,刘医生每年仍要参加三四次种植学术会议。去年还专门去杭州学习"穿颧穿翼"技术,这种针对骨量不足患者的术式,目前在郑州能开展的医生不多。
有意思的是,他总劝患者别急着做决定:"先回家考虑三天,有问题随时打电话。"有次已经躺上牙椅的患者,因为血压突然升高,他硬是劝人家改期再做,宁可自己加班也要确保。
在美奥口腔的走廊墙上,挂着刘医生和团队的合照。照片里他笑得温和,露出整齐的牙齿——那是他好的名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