牙周病是什么?怎么治疗和预防?
提到口腔健康,很多人反应是牙齿有没有蛀牙,但牙周病同样不容忽视。它可能正在悄悄你的牙龈和牙齿,甚影响全身健康。今天我们就来牙周病的那些事——它是什么、如何治疗,以及日常该怎么预防。
牙周病到底是什么?
简单来说,牙周病是牙龈和牙齿周围组织的慢性炎症。一开始可能只是牙龈出血或轻微红肿,很多人误以为是“上火”,但如果不及时干预,炎症会逐渐向深层发展,导致牙龈萎缩、牙槽骨吸收,终牙齿松动甚脱落。
牙周病的常见症状
如果你发现刷牙时牙龈容易出血、口腔有异味、牙龈颜色变深或牙齿看起来“变长”(其实是牙龈萎缩),这些都可能是牙周病的信号。的还会感觉牙齿松动、咀嚼无力。别等这些症状加重才后悔,早发现早治疗是关键。
牙周病是怎么引起的?
罪魁祸首是牙菌斑——口腔里的细菌长期堆积形成的软垢。如果每天刷牙不,牙菌斑会逐渐硬化成牙结石,刺激牙龈发炎。此外,吸烟、糖尿病、激素变化(如孕期)、遗传因素等也会增加患病风险。
如何治疗牙周病?
治疗分阶段:
轻度阶段(牙龈炎):通过洗牙去除牙结石,配合正确的刷牙和牙线使用,炎症通常可逆。
中重度阶段(牙周炎):需要深度清洁(龈下刮治),甚局部药物冲洗或激光辅助治疗。若牙槽骨吸收,可能需手术修复。
记住,治疗不是一劳永逸的,定期复查和日常维护同样重要。
在家如何预防牙周病?
预防的核心是控制牙菌斑:
1. 刷牙方法要对:用巴氏刷牙法(牙刷倾斜45度清洁牙龈沟),每天少两次,每次2分钟。
2. 牙线不能少:牙刷清洁不到牙缝,牙线能清除40%的牙菌斑。
3. 定期洗牙:每年1-2次清洁,及时去除牙结石。
4. 戒烟限糖:吸烟会加速牙周组织,高糖饮食则给细菌“营养”。
关于牙周病的几个误区
误区1:“牙龈出血是刷牙太用力”——其实是炎症的表现。
误区2:“牙周病只影响口腔”——研究发现,它可能增加心脏病、糖尿病等风险。
误区3:“老了才会掉牙”——牙周病才是成年人牙齿缺失的主因,与年龄无关。
总结
牙周病像一场沉默的“口腔危机”,但可防可控。从今天开始认真刷牙、用牙线,每年见一次牙医,别让小小的牙龈问题酿成大麻烦。毕竟,健康的牙齿才是幸福生活的标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