牙周病早期不痛不痒?这6个危险信号千万别忽视
早上刷牙时发现牙龈出血?吃苹果留下血印子?这些看似平常的小症状,可能是牙周病给你的后警告。作为从业10年的医美健康编辑,我必须告诉你:我国35岁以上成年人中,近90%存在不同程度的牙周问题,但80%的人直到牙齿松动才就医。
什么是牙周病?
牙周病不是简单的"牙龈发炎",而是包裹牙齿的牙槽骨和牙龈组织被细菌慢性吞噬的过程。就像树根周围的泥土流失,牙齿会逐渐失去支撑。更危险的是,牙周炎细菌会通过流向全身,研究证实它与糖尿病、心脑血管疾病密切关联。
6个容易被忽略的早期信号
1. 刷牙出血:健康的牙龈不会出血,出血说明牙龈边缘已出现溃破口
2. 持续性口臭:牙菌斑堆积产生的硫化物用漱口水也难消除
3. 牙龈变色:从粉红变为鲜红或暗红,显得"胖嘟嘟"
4. 牙齿变长:其实是牙龈萎缩导致牙根暴露
5. 吃东西塞牙:牙龈乳头萎缩让牙齿缝隙变大
6. 冷热敏感:牙根暴露后失去牙龈保护,遇到刺激就酸痛
哪些人更容易中招?
• 长期抽烟的人:尼古丁会让牙龈血管收缩,掩盖出血症状
• 孕妇:激素变化会使牙龈对菌斑反应过度
• 糖尿病患者:高血糖环境更利于细菌繁殖
• 牙齿不齐者:清洁死角多,菌斑容易堆积
3个日常护理关键点
牙刷选择:用小头软毛牙刷,避免暴力横刷。实验证明,电动牙刷比手动牙刷多清除21%的牙菌斑。
清洁技巧:采用巴氏刷牙法,牙刷倾斜45度对准牙龈沟,每颗牙颤动10次。
工具升级:牙线清洁率是牙签的3倍,冲牙器能清除牙龈线下2-4mm的残渣。
治疗不是"洗牙"那么简单
早期牙周炎通过1-2次龈下刮治就能控制,中晚期需要:
1. 牙周袋测量:用探针检查每颗牙的感染深度
2. 根面平整术:清除牙根表面的细菌
3. 局部用药:缓释抗菌凝胶直接作用于牙周袋
4. 激光辅助:灭活袋内细菌,促进组织再生
关于治疗的常见疑问
Q:洗牙会让牙缝变大?
A:洗牙只是清除了本就存在的牙结石,缝隙是牙龈萎缩造成的错觉。
Q:治疗很痛吗?
A:现在有舒适化治疗方案,像龈下刮治可以采用麻醉技术。
Q:治疗后能维持多久?
A:坚持每3-6个月复查,80%患者能终身保住天然牙。
记住:牙周病的发展是静悄悄的,但后果是毁灭性的。下次看到牙刷上的粉色泡沫时,别再告诉自己"上火而已"。早干预的牙周治疗,花费可能不到一颗种植牙的十分之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