牙齿矫正要趁早?这5个关键问题你需要先了解
"医生,我今年30岁做矫正还来得及吗?"这是我在接诊时常听到的问题之一。随着人们对口腔健康的重视,越来越多成年人开始关注牙齿矫正。但关于矫正时机的误区,让很多人错过了佳治疗期。
一、牙齿矫正有没有年龄限制?
很多人以为矫正牙齿是青少年的,其实这是个误解。牙齿的原理是通过外力促使牙槽骨改建,只要牙周健康,任何年龄都可以矫正。我们接诊过的患者中,年龄大的达到68岁。不过需要说明的是,成年人矫正周期通常比青少年长3-6个月,因为骨代谢速度会随年龄增长而减缓。
但确实存在"黄金矫正期":女孩10-12岁,男孩11-13岁。这个阶段正值发育高峰期,颌骨可塑性好,矫正更理想。对于明显的骨性畸形(如"地包天"),建议在8-10岁就开始早期干预。
二、矫正器怎么选?看完再决定
目前主流矫正方式有四种:传统金属托槽、陶瓷托槽、舌侧矫正和无托槽隐形矫正。每种方式各有特点:
金属托槽性价比高,矫正效率好,但美观度较差;陶瓷托槽的托槽接近牙齿颜色,相对隐蔽;舌侧矫正将托槽安装在牙齿内侧,完全隐形但费用较高;隐形矫正器可自由摘戴,不影响社交但需要高度自律。
建议上班族选择隐形矫正或陶瓷托槽,对美观要求极高的公众人物可考虑舌侧矫正。具体选择需要正畸医生评估咬合情况后再决定。
三、矫正要拔牙?别被传言吓到
大约60%的矫正需要拔牙,主要是为了给牙齿空间。但并非所有人都需要拔牙,现在有很多替代方案:片切(邻面去釉)、扩弓或者推磨牙向后。是否需要拔牙取决于牙齿拥挤程度、面型突度等因素。
有些人担心拔牙会影响健康,其实正畸拔牙通常选择前磨牙,这对咀嚼功能影响很小。我们人体有28-32颗牙齿,拔除4颗后仍有24-28颗,完全可以满足正常咀嚼需求。
四、矫正期间怎么护理牙齿?
戴上矫正器后,口腔清洁难度加大。建议准备三样工具:正畸专用牙刷、牙缝刷和冲牙器。每次进食后都要认真清洁,否则容易引发牙龈炎、牙齿脱矿等问题。特别要注意托槽周围的清洁,这里容易堆积食物残渣。
饮食方面要避免啃咬硬物(如冰块、坚果),黏性食物(如口香糖、年糕)也要少吃,这些都可能造成托槽脱落。如果托槽脱落,要保存好并尽快医生重新粘接。
五、保持器要戴多久?
很多人以为取下矫正器就大功告成,其实保持阶段同样重要。牙齿有记忆性,拆除矫治器后半年内容易复发。一般来说:
年需要全天佩戴保持器(吃饭时取下);第2年改为夜间佩戴;之后可以间隔佩戴(如隔天戴一次)。有些病例(如扭转牙、开颌等)可能需要终身保持。现在有透明的压膜保持器,佩戴舒适且不影响美观。
记住,矫正不是简单的排齐牙齿,而是要建立健康稳定的咬合关系。选择正规医疗机构和的正畸医生,定期复诊检查,才能获得理想的矫正。如果你还在犹豫要不要矫正,建议先做个检查,医生会根据你的口腔情况给出个性化建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