牙周病不治疗后果有多?口腔医生三大危害
近刷牙经常出血?牙龈红肿得像小馒头?这些可能是牙周病给出的危险信号。作为从业十年的口腔医生,我必须提醒您:牙周病绝不是简单的"上火",而是需要及时干预的口腔健康。今天我们就来这个被很多人忽视的常见病。
牙周病为什么被称为"沉默的牙齿"?
很多人次就诊时,牙齿已经松动得。这是因为牙周病初期症状太具欺骗性——早上刷牙带点血丝,咬苹果留下血印,大家都以为是刷牙太用力。实际上,这是牙龈在发出求救信号。当牙菌斑长期堆积形成牙结石,细菌就会像拆迁队一样,慢慢牙齿的"地基"(牙槽骨)。等感觉到明显疼痛时,往往已经发展到中重度阶段。
牙周病的三大"连锁反应"
重伤害:口腔遭殃。除了众所周知的牙龈出血、口臭,更会导致牙齿移位、牙缝变大。我接诊过一位年轻白领,就因为长期忽视牙周问题,前牙竟然自己"搬家"形成了难看的缝隙。
第二重伤害:全身受累。新研究表明,牙周细菌可能通过循环影响全身。糖尿病患者会发现血糖更难控制,心血管疾病风险也会增加。孕妇更需警惕,重度牙周炎与早产存在一定关联。
第三重伤害:钱包受伤。相比几百元的洗牙费用,晚期治疗可能需要上万元的种植修复。更别提缺牙导致的面容塌陷、消化负担等问题带来的隐形成本。
三步自查是否存在牙周问题
1. 对镜观察:健康牙龈呈淡粉色,如果发现牙龈边缘鲜红、肿胀,就要当心
2. 触碰测试:用干净手指轻压牙龈,正常情况不会出血
3. 咀嚼感受:吃稍硬食物时,是否有牙齿无力的感觉
治疗牙周病要避开这些误区
"洗牙会把牙缝洗大"——这其实是牙结石清除后暴露出原有的牙齿问题;"用药牙膏就能治好"——再贵的牙膏也只能辅助清洁;"治疗一次就万事大吉"——牙周维护需要终身坚持。靠谱的治疗方案应该包括:洁治、龈下刮治(必要时)、定期复查这三个基本环节。
日常预防的四个实用技巧
① 改良巴氏刷牙法:牙刷倾斜45度,小幅振动清洁牙龈沟
② 别忽略牙线:能清除38%的牙菌斑,特别是后牙邻面
③ 选对工具:电动牙刷、冲牙器都是好帮手,但不能替代清洁
④ 控制频率:烟民、糖尿病患者建议每3-6个月检查一次
特别提醒这两类高危人群
孕期女性受激素影响,牙龈特别敏感。建议备孕时就做好口腔检查。长期服用降压药、免疫制剂的患者,牙龈增生风险较高,更需要口腔护理方案。
后要强调的是:牙周病可防可控,关键是要在牙龈""初期就及时就医。记住,再精心的家庭护理也比不上医生的"定期检修"。您上次做口腔检查是什么时候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