牙齿矫正要趁早!正畸科医生告诉你佳矫正年龄和常见误区
近在后台收到很多读者留言:"30岁还能做牙齿矫正吗?""隐形牙套怎么样?""矫正牙齿会不会很疼?"看来大家对正畸治疗都有不少疑问。作为一名从业10年的医美编辑,今天就带大家走进正畸科,那些你不知道的牙齿矫正干货。
牙齿不齐不只是美观问题
很多人以为做牙齿矫正只是为了好看,其实错颌畸形的危害远不止于此。排列不齐的牙齿容易藏污纳垢,增加龋齿和牙周病风险;咬合异常会导致咀嚼效率下降,影响消化吸收;的错位还可能引起颞下颌关节紊乱。我见过不少患者因为长期单侧咀嚼,导致面部明显不对称。
张女士就是典型例子。42岁才来就诊时,她的门牙外突,不仅拍照从来不露齿笑,还经常被调侃"像只兔子"。检查发现她已经有明显的牙龈萎缩,这都是因为牙齿错位导致清洁困难。经过两年矫正,现在她终于可以自信地开怀大笑了。
矫正没有的年龄限制
"我都28岁了,现在矫正还来得及吗?"这是门诊常听到的问题。其实牙齿的原理是通过外力刺激牙槽骨改建,只要牙周健康,60岁都可以做矫正。不过不同年龄段确实有各自特点:
青少年时期(12-16岁)是矫正黄金期,骨骼可塑性强,矫正速度快。但需要家长特别注意,很多孩子戴了矫治器后清洁不到位,导致矫正完满口蛀牙。
成年人矫正需要更长时间,但对口腔卫生的维护普遍更好。现在越来越多三四十岁的职场人士选择隐形矫正,既能悄悄又不影响社交。
主流矫正方式怎么选?
目前常见的矫正器主要分三大类:
传统金属托槽:性价比高,适用范围广,就是不太美观。现在有种"自锁托槽",复诊间隔可以延长到8-10周,特别适合工作忙的上班族。
陶瓷托槽:托槽是半透明的,美观度提升不少。不过容易染色,喝咖啡、喝茶的人要特别注意。
隐形牙套:几乎完全隐形,可以自行摘戴。但对自律性要求很高,每天必须戴满22小时。不是所有病例都适用,复杂情况可能还是要选择托槽矫正。
关于矫正的五大误区
1. "矫正后牙齿会松动":规范的矫正治疗不会导致牙齿松动,年老后掉牙多是牙周病造成。
2. "拔牙矫正会改变脸型":拔牙是为了牙齿空间,医生会计算,不会让脸塌陷。
3. "矫正一定要拔牙":约60%病例需要拔牙,但具体要根据牙弓长度、牙齿大小等因素评估。
4. "矫治器越贵越好":选择哪种矫治器要根据错颌类型、个人需求和经济条件综合考虑。
5. "矫正完成就一劳永逸":拆除矫治器后必须按时佩戴保持器,否则牙齿很容易复发移位。
矫正期间注意事项
刚开始戴矫治器的那周确实会有些不适,牙齿酸软、口腔黏膜被磨破都是正常现象。可以准备些正畸保护蜡,磨嘴的地方随时贴上。饮食方面要避免啃骨头、咬坚果等硬物,托槽掉了要及时复诊。
关键的还是口腔清洁!传统托槽周围特别容易堆积食物残渣,建议配备冲牙器、牙间隙刷等工具。每次复诊医生都会检查口腔卫生状况,如果维护得太差,可能会暂停治疗先处理牙龈问题。
近还遇到个有意思的:25岁的程序员小李,矫正前从不敢大笑,连都吃亏。做完隐形矫正后整个人都开朗了,去年还成功转行做了主播。所以说,一口好牙真的能改变人生啊!
后提醒大家:一定要选择正规医疗机构,的正畸医生会先做检查,制定个性化的矫正方案。那些"7天快速矫正""不拔牙矫正所有病例"的机构,可千万要当心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