口腔外科手术常见问题解答:你需要了解的5个关键点
提到口腔外科,很多人反应是拔牙或是正颌手术。但实际上,口腔外科的范畴远不止这些。作为口腔医学的重要分支,它涵盖了从牙齿拔除到颌面部治疗的多个领域。今天,我们就来口腔外科那些事,解答大家关心的几个问题。
1. 哪些情况需要看口腔外科?
很多人以为只有需要拔牙才需要看口腔外科,这是片面的认识。实际上,以下情况都建议到口腔外科就诊:智齿阻生、颌面部外伤、颌骨囊肿或、颞下颌关节疾病、唇腭裂等先天性畸形、种植牙手术等。特别是出现牙齿剧烈疼痛、面部肿胀、张口受限等症状时,更要及早就诊。
2. 拔智齿真的那么可怕吗?
智齿拔除是口腔外科常见的门诊手术。现代微创拔牙技术已经大大降低了手术的不适感。术前会进行局部麻醉,过程中基本不会感到疼痛。对于复杂阻生智齿,还可能采用超声骨刀等设备,减少创伤。术后2-3天内可能会有轻微肿胀,遵医嘱服用药物和冰敷都能有效缓解。
需要提醒的是,并非所有智齿都需要拔除。如果智齿位置正常,能正常萌出且不影响邻牙,日常清洁到位,是可以保留的。建议18-25岁的年轻人定期做口腔检查,由医生评估智齿情况。
3. 口腔外科手术的麻醉方式有哪些?
根据手术复杂程度不同,口腔外科手术主要采用以下几种麻醉方式:局部麻醉、镇静麻醉和全身麻醉。大多数门诊手术如拔牙、小囊肿切除等都采用局部麻醉。对于复杂手术或极度紧张的患者,可考虑静脉镇静。全麻一般用于时间长、创伤大的手术,如正颌手术、大型切除等。
现在的麻醉药物性很高,麻醉师会根据患者情况制定个性化方案。手术前医生会详细评估你的健康状况,确保麻醉。
4. 术后需要注意什么?
术后护理直接影响。口腔外科手术后要注意:24小时内不要刷牙漱口,避免血凝块;饮食以温凉流质或软食为主,避免辛辣刺激;按医嘱服用药物,不要随意增减剂量;戒烟戒酒少一周;避免剧烈运动。伤口缝线一般在5-7天后拆除,复杂手术可能需要更长时间。
如果出现剧烈疼痛、持续出血、发热等症状,要及时复诊。正常情况下,术后1周、1个月建议复诊检查情况。
5. 口腔外科手术会有并发症吗?
任何手术都存在一定风险,口腔外科手术可能的并发症包括:术后出血、感染、神经暂时性损伤(表现为局部麻木)、上颌窦穿孔等。但随着技术进步和术前检查完善,并发症的发生率已非常低。
选择正规医疗机构和的医生,术前充分沟通、完善检查,术后遵医嘱护理,都能大限度降低风险。切忌因为担心并发症而拖延必要的手术治疗。
口腔健康是全身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助你更好了解口腔外科,消除不必要的恐惧。如果有相关症状,建议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,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给出合适的治疗方案。记住,早诊断早治疗永远是健康的原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