牙周病怎么治疗和预防?5个护牙习惯远离牙龈出血
早上刷牙时发现牙膏泡沫里带着血丝,咬苹果留下红色牙印...这些看似平常的小细节,可能是牙周病发出的求救信号。据统计,我国35岁以上人群中,近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牙周问题。今天我们抛开晦涩的医学术语,聊点每位普通人都该知道的牙齿保护常识。
核心提示:牙周病发展分四个阶段——牙龈炎→早期牙周炎→中期牙周炎→晚期牙周炎,从刷牙出血到牙齿脱落可能只需2-3年。
一、这些症状别不当回事
很多人觉得牙龈出血是"上火",其实这是牙龈发炎典型的信号。当牙菌斑长期堆积在牙龈边缘,细菌就会刺激牙龈组织。如果出现以下情况,建议尽快看牙医:
- 刷牙/啃硬物时牙龈出血(非外伤性)
- 牙龈颜色暗红、肿胀发亮
- 口腔有明显异味且漱口不缓解
- 牙齿有松动感或咀嚼无力
二、治疗关键在除菌斑
牙周治疗不是简单"洗牙"就能解决,处理包含三个层次:
- 基础治疗:超声波洁治(洗牙)+龈下刮治,清除牙龈上下3mm内的菌斑结石
- 药物治疗:局部使用缓释抗菌凝胶,控制深部感染
- 维护治疗:每3-6个月复查,防止复发
特别提醒:市场上所谓"一疗程牙周病"的宣传不科学,维护需要终身坚持。
三、日常预防的黄金法则
预防牙周病其实比治疗简单得多,记住这5点:
1. 改良巴氏刷牙法
牙刷斜45度对准牙龈沟,小幅颤动清洁,每颗牙面刷到。
2. 牙线使用不能少
每天少一次清洁牙缝,预防邻面龋和牙龈乳头炎。
3. 戒烟限酒
烟草会使牙龈供血减少,酒精刺激口腔黏膜。
4. 控制血糖
糖尿病患者牙周炎风险是常人3倍,更要注腔检查。
5. 定期洗牙
建议每年1-2次洁治,清除顽固牙结石。
四、关于治疗的常见疑问
- Q:洗牙会让牙缝变大吗?
- A:牙缝本就是牙龈萎缩形成的,洗牙只是清除了原先填塞在缝里的结石,视觉上显得缝隙明显。
- Q:治疗过程会不会很疼?
- A:现在有牙龈表面麻醉凝胶,龈下刮治也可选择治疗仪,多数人表示不适感可以接受。
- Q:松动的牙齿能吗?
- A:轻度松动通过治疗可能稳固,重度松动可能需要松牙固定术或拔除后修复。
后提醒:怀孕期间激素变化会加重牙龈炎症,建议备孕前做牙周检查。记住,对待牙周病就像对待慢性病——早发现早干预,日常维护比突击治疗更重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