牙套怎么选?正畸医生告诉你5个关键知识点
近发现不少朋友在纠结要不要戴牙套,网上信息五花八门让人越看越懵。作为在口腔行业工作多年的人,今天就用直白的话,跟大家牙套那些事儿。
先说说我自己次戴牙套的经历:当时医生说需要矫正,我盯着那一柜子的牙套样品,金属的、透明的、还有像保持器一样的...完全不知道该选哪个。相信现在很多朋友也面临同样的困惑。
一、常见的3种牙套,其实差别挺大的
1. 传统金属牙套
就是大家常说的"钢牙",价格相对亲民,稳定。现在用的金属托槽比十年前薄多了,不会特别刮嘴。适合学生党和预算有限,又想要明显的人。
2. 陶瓷牙套
托槽是半透明的陶瓷材质,1米外基本看不出来。但要注意容易染色,咖啡党可能要克制点。价格比金属的贵30%左右。
3. 隐形牙套
就是那种可以摘下来的透明牙套,吃饭刷牙都能摘。但对自律性要求高,每天必须戴够20小时以上。价格通常是贵的,适合上班族和在意美观的人。
二、医生不会主动告诉你的3个细节
1. 不是所有人都适合隐形牙套:牙齿特别乱或者咬合问题的,可能还是要用传统牙套更好。
2. 牙套脸可以预防:很多人担心戴牙套会出现脸颊凹陷。其实只要正常吃饭,多做咀嚼运动,基本上不会出现这个问题。
3. 保持器比想象中重要:拆牙套后少要戴2年保持器,很多人偷懒导致反弹,前功尽弃。
三、选牙套前要问清楚的5个问题
- 我的情况适合哪种矫正方式?
- 整个疗程预估要多长时间?
- 复诊频率是怎样的?节假日如何安排?
- 价格包含哪些项目?后续会有额外收费吗?
- 如果中途要换城市,怎么处理?
记得把这些问题的回答记下来,方便后续比较。有些诊所会有隐形消费,比如保持器、橡皮筋等小配件另外收费。
四、戴牙套后的真实体验
刚开始几天确实会不太舒服,牙齿酸软使不上劲。但一周后就能正常吃饭了,只是要避免啃骨头、咬硬物。
每次复诊调整后会有1-2天的适应期,建议准备些粥、鸡蛋羹这样的软食。随身带个小型冲牙器特别实用,吃完饭随时清理。
五、关于价格的实在话
不同地区、不同诊所差别确实大。一般来说:
- 金属托槽:1万-2万元
- 陶瓷托槽:1.5万-3万元
- 隐形矫正:2.5万-5万元
建议少比较3家正规机构的价格和服务。特别注意:价格异常低的要谨慎,可能用的是非正规材料或者在后续治疗上加价。
后想说,戴牙套是个需要耐心的过程。我见过太多人刚开始热情高涨,后来嫌麻烦就松懈了。其实只要坚持下来,看到牙齿一点点变整齐的过程,那种成就感真的很值得。
关于牙套还有什么具体问题,欢迎留言交流。下次有机会再跟大家保持器的选择和日常护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