牙周治疗有必要做吗?这5个信号提醒你该重视牙龈健康了
"刷牙出血好几年了,应该没事吧?"在医美诊所工作十年,我遇到过太多这样抱着侥幸心理的患者。直到某天照镜子发现牙齿变长、吃饭塞牙才匆忙就医——牙周炎已发展中期。今天就用通俗易懂的方式,讲讲这个被低估的口腔问题。
一、这些症状可能是牙周炎的求救信号
健康的牙龈呈淡粉色,紧贴牙面。当出现以下情况时,建议尽快到正规机构检查:
1. 牙刷毛上总有淡红色血丝,咬苹果留下血印
2. 晨起口腔发粘,有类似铁锈的异味
3. 牙龈从原来的粉红色变成鲜红或暗红色
4. 感觉牙缝越来越大,经常卡食物残渣
5. 牙齿对冷热敏感,甚出现轻微松动感
二、牙周治疗到底在治什么?
很多人误以为洗牙就是牙周治疗的全部。实际上治疗方案是分步骤的:
基础治疗阶段:通过超声波洁治(俗称洗牙)清除牙龈上方的牙结石,配合抛光让牙面变光滑。这个阶段就像给牙齿做"大扫除",通常1-2次即可完成。
深层清洁阶段:针对已经形成牙周袋的情况,需要做龈下刮治。医生会用精细器械清理藏在牙龈下方的结石和病变组织,这个过程可能需要打麻药,分2-4次完成。
维护治疗阶段:就像汽车需要定期保养,治疗后每3-6个月需要复查,通过清洁维持治疗。
三、关于牙周治疗的3个常见误区
误区1:"治疗过程很痛"
现在有舒适化治疗选项,包括表面麻醉、镇静等方式。实际反馈中,多数患者表示酸痛感在可承受范围内。
误区2:"做完牙齿会变松"
牙齿松动是因为原本包裹牙齿的骨头被炎症了。清除病灶后,牙齿可能暂时有轻微松动感,这是过程中的正常现象。
误区3:"治疗一次就能好"
就像皮肤伤口需要时间愈合,牙周组织修复需要3-6个月观察期。按时复诊比单次治疗更重要。
四、治疗后这样护理翻倍
1. 术后24小时避免吸烟、饮酒、辛辣食物
2. 选用软毛牙刷和牙缝刷,每天清洁牙缝
3. 学会正确的巴氏刷牙法(网上有规范视频教程)
4. 牙线使用要轻柔,遇到阻力别硬拉
5. 糖尿病患者需特别注意血糖控制
五、这些人群要格外警惕牙周问题
备孕女性(激素变化易引发牙龈炎症)、长期戴矫正器人群、45岁以上中老年人、有家族遗传史者以及长期服用某些药物(如抗癫痫药)的患者,建议每3个月做一次口腔检查。
后提醒大家:牙周炎是导致成年人失牙的首要原因,但它的发展是静悄悄的。下次刷牙时多观察下自己的牙龈状态,别让"小问题"拖成"大工程"。早发现早治疗,不仅能省下后续种植牙的费用,更重要的是保住宝贵的原生牙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