牙体牙髓病治疗是怎么做的?从过程看清它和普通补牙的区别
提到看牙,很多人心里就开始发怵。尤其是听到“根管治疗”“杀神经”这些词,更是直接联想到疼痛和复杂流程。但其实,牙体牙髓病治疗并没有传说中那么可怕。今天,我们就从治疗过程入手,一步步讲清楚它究竟是怎么做的,帮你打消看牙的紧张和疑虑。
先弄明白:什么是牙体牙髓病?
简单来说,牙齿内部并不是实心的,其中包含一个叫做“牙髓”的组织,里面有神经、血管和淋巴。当牙齿因为深度蛀牙、外伤裂缝或反复补牙而受损,细菌便会侵入牙髓,引发感染。这时就会出现剧烈牙痛、夜间痛、冷热刺激痛甚牙龈长包等症状——这就是典型的牙体牙髓病了。
牙体牙髓病治疗全过程详解
很多人以为牙体牙髓治疗就是“抽神经”,但其实它是一套完整的保存患牙的治疗方案,主要包括以下几步:
步是术前评估和拍片。医生会先给你拍摄X光片,判断牙髓感染的范围和根管的形态,每个牙位的根管数目、长度和走向都不一样,这一步是关键。
第二步是局部麻醉和隔离。在治疗前,医生会实施局部麻醉,确保整个过程基本。之后会上橡皮障,把需要治疗的牙齿隔离开来,保持操作区域清洁干燥,避免唾液细菌再次污染。
第三步是开髓和清理。医生会在牙齿表面开一个微小入口,采用的微型器械清除感染的牙髓组织,并对根管内部进行成形和消毒。这一步特别考验医生的细致和耐心,必须做到清创。
第四步是根管填充。感染物清理干净后,医生会用一种叫做牙胶尖的生物相容性材料严密填塞根管,防止细菌再次进入。后还会把开口严密封闭起来,相当于从内部把牙齿“保护”了起来。
后一步是牙冠修复。治疗后的牙齿由于失去了牙髓营养供应,会变脆易裂,所以一般建议做牙冠把它保护起来,这样才能咀嚼功能,并长期使用。
它和普通补牙有什么不同?
很多人分不清补牙和根管治疗。简单来说,补牙适用于蛀牙较浅、未伤及牙髓的情况,仅需去除腐坏部分后填充材料即可。而牙体牙髓治疗是针对牙髓已经感染甚坏死的病例,必须从牙齿内部进行清创和填充,治疗更、也更复杂。
所以并不是所有蛀牙都需要做根管治疗,定期检查、早发现早处理才是避免复杂治疗的好方式。
治疗会不会很疼?术后要注意什么?
这是大家关心的问题。其实现在麻醉技术已经非常成熟,治疗过程中基本不会感到疼痛,更多可能是器械操作时的震动感。术后两三天内牙齿可能会有些许胀胀的感觉,属正常反应,按时服用医生开的药就会逐渐好转。
治疗后应避免用该侧咀嚼硬物,注意口腔卫生,按时复诊。只要规范处理并做好牙冠保护,经过根管治疗的牙齿是可以使用很多年的。
如何选择的医疗机构?
牙体牙髓治疗是一项十分精细的操作,需要医生具备扎实的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。建议大家选择正规口腔医疗机构,关注医生是否具备的显微根管治疗培训背景。显微镜的引入能大幅提升清创的性和治疗,是目前牙髓治疗的重要设备。
一口好牙关系着我们的生活品质,千万不要因为害怕而拖延治疗。越早处理,痛苦越少,费用越低,也越好。希望这篇文章能帮你更了解牙体牙髓治疗,看牙不再心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