洗牙到底有没有必要?一篇讲清楚洗牙的那些事
提到洗牙,很多人反应是:“我天天刷牙,干嘛要洗牙?”或者“听说洗牙又酸又疼,还会让牙缝变大?”今天,我们就来好好洗牙这件事,打消您的疑虑。
什么是洗牙?它和我们日常刷牙有什么区别?
洗牙,在医学上称为“洁治”,是使用的医疗器械(如超声波洁牙机)来清除牙齿表面沉积的牙菌斑、牙结石和色素。我们每天刷牙,即使再认真,也很难清除掉所有角落的牙菌斑。这些牙菌斑和食物残渣长期堆积,会钙化形成坚硬的牙结石,就像水壶里的水垢一样,紧紧附着在牙齿上,刷牙是刷不掉的。而牙结石正是导致牙龈炎、牙周炎、口腔异味的罪魁祸首。因此,洗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口腔保健手段,是日常刷牙的必要补充,而非替代。
洗牙的过程是怎样的?
一次规范的洗牙通常包含以下几个步骤:
1. 口腔检查:医生会先检查您的口腔健康状况,了解基本情况。
2. 超声波洁治:这是主要步骤。医生会利用超声波洁牙机的工作头高频振动,击碎并震落牙齿表面大块的牙结石。过程中会伴有“滋滋”的声音和少量水雾,这是正常现象。
3. 喷砂(可选):对于牙齿色素沉淀较多(如烟渍、茶渍、咖啡渍)的人,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喷砂处理。通过喷砂枪头喷出的极细颗粒和水,能有效清洁牙齿表面的色素,让牙齿更光洁。
4. 抛光:洗牙后,牙齿表面会有些细微的粗糙感。抛光是用柔软的橡皮杯和抛光膏轻轻打磨牙齿表面,使其变得光滑,从而减缓菌斑和牙石的再次沉积。
5. 冲洗上药:后,会对口腔进行冲洗。如果牙龈炎症较重,医生可能会在牙龈沟内上一些药物,以帮助牙龈健康。
关于洗牙的几个常见误区
误区一:洗牙会让牙缝变大。
这是一个非常普遍的误解。事实上,洗牙并不会让牙缝变大。真正让牙缝变大的元凶是牙结石和牙龈炎症。长期堆积的牙石会牙龈,导致牙龈萎缩。同时,肿胀发炎的牙龈也会填满牙缝。洗牙只是清除了这些本不该存在的牙石,并让红肿的牙龈消下去,从而使被掩盖的牙缝“暴露”出来。这只是还原了您牙齿本来的面貌,如果不去除牙石,牙龈会继续萎缩,终导致牙齿松动。
误区二:洗牙又酸又疼,很难受。
洗牙的感受因人而异。对于牙结石不多、牙龈健康的人来说,可能只有轻微的不适感。但对于牙结石、牙龈炎症明显的人,在清洁牙结石尤其是龈下结石时,可能会感到一些酸胀和疼痛。正规机构的医生会根据您的感受调整洁牙机的功率,或在必要时进行局部麻醉,以大程度提升舒适度。
误区三:洗牙会损伤牙釉质。
合格的洗牙操作是不会损伤牙釉质的。牙釉质是人体坚硬的组织。超声波洁牙机的工作头只是通过振动来击碎牙石,并不是直接切割牙齿。抛光用的橡皮杯材质柔软,抛光膏的细腻度也远低于牙釉质的硬度,因此都是的。
多久洗一次牙比较合适?
一般建议健康成年人每半年到一年洗一次牙。对于吸烟、喝茶喝咖啡较多、牙周病患者或正在接受正畸治疗的人群,可能需要根据医生的建议,缩短为每三到六个月洗一次。定期洗牙不仅是为了牙齿洁净,更是一次的口腔检查,医生能及时发现您自己不易察觉的口腔问题,如潜在的龋齿、裂纹等,做到早发现、早治疗。
选择正规机构进行洗牙
洗牙是一项的医疗行为,对环境和器械的消毒灭菌有着极其严格的要求。因此,一定要选择具备正规资质的口腔医疗机构。正规机构拥有的医护人员、的设备和规范的操作流程,能够确保洗牙过程的、有效和舒适,并能后续的口腔健康指导。
总之,洗牙是现代人口腔健康管理体系中必不可少的一环。它不仅是治疗,更是预防。投资一点点时间和费用在定期洗牙上,能够有效预防更、更昂贵的口腔疾病,让您拥有一口健康的牙齿和自信的笑容,这笔投资是值得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