牙周治疗千万别拖延!一位牙周炎患者的真实经历告诉你后果有多
早上刷牙满口血,咬苹果留下血印子,这些可能不是简单的上火。我就是这样拖了两年没管,直到牙龈肿得连面条都咬不动,才在中山口腔医院确诊为重度牙周炎。今天想和大家牙周治疗那些事儿。
牙龈出血不是小事,我的牙周炎发展全过程
三年前次发现刷牙出血时,我根本没当回事。药店买了支"止血牙膏",血是止住了,但牙龈开始慢慢退缩。直到去年吃凉拌黄瓜时突然门牙松动,拍片显示牙槽骨已经吸收三分之一。主治医生拿着探针检查时,6毫米的牙周袋深度让我当场懵了。
很多人不知道,健康的牙龈探诊深度应该在1-3毫米。当这个数字超过5毫米,说明细菌已经到牙根位置。我当时的情况是:后磨牙区形成深达7毫米的牙周袋,前牙区普遍存在4-5毫米的深度。
牙周治疗到底要做些什么
在中山口腔接受的治疗分三个阶段:首先是基础治疗,医生用超声波设备做了全口龈下刮治,这个过程中需要打少量麻药。然后是手术治疗阶段,对顽固病灶进行翻瓣清创。后是维护期,每三个月复查一次。
很多人害怕的洗牙其实只是基础的治疗。对于已经形成的牙周袋,需要更的龈下刮治。医生会用精细的器械清除牙根表面的菌斑和结石,这个过程可能需要分2-4次完成。我的情况比较,总共做了六次基础治疗才控制住炎症。
牙周治疗常见误区
大的误区就是认为"洗牙会让牙缝变大"。实际上,牙缝是因为原先被肿胀的牙龈和牙结石填满,治疗后暴露出牙齿真实状态。另一个误区是觉得"治疗一次就能好",其实牙周炎需要终身维护。
我在治疗过程中见过不少:有人觉得治疗太麻烦中途放弃,结果半年后牙齿开始脱落;也有人治疗后不按时复查,导致炎症复发。可惜的是位年轻姑娘,因为拖延治疗,后不得不拔掉三颗磨牙。
治疗后如何保持口腔健康
现在我的日常护理包括:使用牙间隙刷清洁牙缝,晚上必用水牙线,每餐后用漱口水。医生特别强调,普通的刷牙只能清洁60%的牙面,剩下的要靠牙线和间隙刷。
值得高兴的是,坚持治疗一年后,我的牙周袋深度普遍减少2-3毫米,牙龈也不再出血。虽然已经退缩的牙龈无法完全,但少保住了牙齿。近复查时,医生说我维护得,可以把复查间隔延长到四个月一次。
给犹豫要不要治疗的朋友几点建议
首先建议去正规医疗机构检查,很多牙周问题早期没有明显症状。其次要做好心理准备,治疗过程确实需要时间和耐心。后想说的是,与其担心治疗费用,不如想想牙齿脱落后种牙的花销。
如果当初我能早点重视牙龈出血,可能就不需要经历这么复杂的治疗过程。希望我的经历能给有类似情况的朋友提个醒,牙周问题真的拖不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