怕疼的人必看:微创拔牙全过实记录
上周陪闺蜜去拔智齿,看她躺在牙椅上一脸视死如归的表情,突然想起10年前我次拔牙的场景——那时候医生拿着锤子"铛铛铛"敲了半小时,现在想想都腿软。不过这次闺蜜的体验完全我的认知:15分钟搞定,脸都没肿,第二天还能吃火锅!这才知道现在的微创拔牙技术已经进化到这个程度了。
一、微创拔牙和传统拔牙的区别
很多人以为拔牙就是"生拉硬拽",其实的微创操作更像"精细拆弹":
- 创口大小:传统拔牙创口约1cm,微创控制在3-5mm
- 工具差异:从锤子、骨凿升级到高频微动力手机
- 疼痛感受:术后痛感减轻60%以上
- 时间:从7-10天缩短到3-5天
⚠️ 注意:不是所有牙都需要微创拔除,复杂阻生齿可能需要配合其他技术,具体要拍片后由医生判断。
二、微创拔牙全过程分解
1. 术前准备阶段
好医生会花少10分钟和你沟通:先是全景片/CT确认牙根走向,然后量血压、问病史。我有次见到医生拿着牙模给患者讲解拔牙角度,这种细致程度让人特别安心。
2. 麻醉环节
现在都用超细针头(头发丝粗细)做局部麻醉,配合表面麻醉膏,80%的人说"还没打针疼"。有次采访患者,她原话是:"就跟牙龈被蚊子叮了一下似的。"
3. 拔牙操作核心
亲眼见过医生用微创挺子轻轻晃动牙齿,像在拆精密仪器。遇到复杂牙会先用高频手机分割,完全不需要"暴力输出"。神奇的是有次见拔完牙,棉球上只有硬币大小的血迹。
4. 术后处理
现在好点的机构都会给冰敷袋,有些还会用生物胶止血。记得有患者笑着说:"医生给我伤口上涂的东西,像透明指甲油一样就封住了。"
三、这些情况建议选微创拔牙
根据十年行业观察,这几类人特别适合:
- 牙根弯曲的智齿
- 靠近神经管的阻生齿
- 高血压/糖尿病患者(需病情稳定)
- 对疼痛极度敏感人群
- 需要快速的上班族
四、90%的人都问过的5个问题
Q:微创拔牙真的不疼吗?
A:术中完全,术后会有轻微胀痛(比传统拔牙轻很多),一般布洛芬就能缓解。
Q:为什么价格比普通拔牙贵?
A:就像普通手术和微创手术的区别,器械成本高(一套微创器械造价上万),对医生技术要求也更高。
Q:拔牙后多久能吃饭?
A:2小时后可以喝凉粥,24小时内避免用患侧咀嚼。见过猛的患者第二天就去吃日料(不推荐)。
Q:会伤到神经吗?
A:正规机构术前都会拍CT评估风险,下牙距神经管<2mm的会特别谨慎。
Q:怎么判断医生技术好不好?
A:看操作时长(简单牙10分钟内)、出血量(正常浸湿1-2个棉球)、后续肿胀程度(技术好的基本不肿)。
五、术后护理的3个关键点
观察到快的患者都有这些共同点:
- 冰敷要讲究:前48小时每次敷15分钟,间隔1小时(太勤反而影响循环)
- 漱口有技巧:24小时后用盐水轻轻含漱,别"咕噜咕噜"用力漱
- 饮食进阶法:从冰淇淋→鸡蛋羹→软面条循序渐进
后说个冷知识:现在有些机构拔牙时会放轻音乐,还有减压玩具的。想起有位医生说的话:"我们治的不只是牙,更是拔牙的恐惧。"这可能就是医疗进步有温度的地方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