龋齿填充有必要做吗?一篇文章讲清楚补牙的流程和注意事项
“近牙齿上有个小黑点,刷牙时还有点酸,不会是蛀牙吧?”这是很多人在发现牙齿异样时的反应。龋齿(俗称蛀牙)是常见的口腔问题之一,如果不及时处理,可能会从小黑点发展成牙痛甚需要拔牙。今天我们就来龋齿填充的必要性、具体流程以及日常如何预防,帮你打消关于补牙的疑虑。
龋齿不补会怎么样?
许多人对牙齿上的小黑点不以为然,觉得“不痛就不用管”。但实际上,龋齿是细菌侵蚀牙齿的过程,它会从外层的牙釉质逐渐向内扩散。初期可能只是表面发黑或敏感,但随着龋洞加深,细菌会感染牙髓(俗称“牙神经”),引发剧烈疼痛,甚导致牙根发炎、牙龈脓肿。到那时,单纯补牙可能不够,还需要做根管治疗或拔牙,花费的时间和费用都会大幅增加。
因此,牙医的建议很明确:发现龋齿越早处理越好。哪怕暂时不痛,只要确诊为龋坏,就应该尽快填充,避免问题恶化。
补牙的完整流程
如果你次去补牙,可能会好奇具体步骤是什么。其实龋齿填充是一个成熟的常规治疗,通常分为以下几步:
1. 口腔检查:医生会先用探针和口镜查看牙齿情况,必要时拍X光片确认龋坏范围。
2. 清理腐质:用牙科手机(俗称“钻头”)去除发黑的腐烂牙体,这一步可能会有些酸胀感,但通常不会剧痛。如果龋坏较深,医生会先打麻药。
3. 填充材料:清理干净后,根据龋洞大小和位置选择材料。常见的树脂材料颜色接近天然牙,适合前牙;后牙受力大,有时会用更耐磨的玻璃材料。
4. 抛光调整:填充完成后,医生会调整咬合高度并抛光,确保补牙后不会有异物感。
整个过程大约20-40分钟,如果龋坏较浅甚无需麻醉,当天就能正常饮食。
补牙后要注意什么?
刚补完牙的2小时内建议暂不进食,避免材料未完全固化脱落。之后几天如果出现轻微敏感(如冷热刺激不适),属于正常现象,一般1-2周会逐渐消失。但如果出现持续疼痛或填充物脱落,需及时复诊。
日常护理上,补过的牙齿仍需认真清洁。尤其是树脂材料可能随时间出现微渗漏,建议每半年检查一次,必要时修补或更换。
如何预防龋齿?
比起治疗,预防龋齿更重要:
- 巴氏刷牙法:每天早晚刷牙2次,每次少2分钟,牙刷倾斜45度清洁牙龈沟。
- 使用含氟牙膏:氟化物能强化牙釉质,降低蛀牙风险。
- 牙线不可少:牙刷无法清洁牙缝,每日用牙线能清除隐蔽的牙菌斑。
- 控制糖分摄入:碳酸饮料、糖果等会加速细菌产酸腐蚀牙齿,吃完建议漱口。
- 定期洗牙检查:即使没有症状,每年也应洗牙1-2次,及早发现潜在问题。
关于费用的常见问题
补牙价格差异主要取决于材料和龋坏程度。一颗普通树脂填充费用通常在300-800元,如果涉及深龋或嵌体修复则会更高。部分地区可报销部分基础材料费,具体可当地医院。
后提醒:网传的“牙膏修复龋齿”“偏方止牙痛”都不靠谱,牙齿硬组织一旦损坏无法自我修复,科学治疗才是关键。发现牙齿黑线、敏感时,早检查、早填充,才能省时省力又省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