口腔修复科是做什么的?牙齿缺失/损坏的修复方案详解
早上刷牙时发现缺了一角的门牙,吃冷饮时被敏感的牙齿刺痛,或是长期缺牙导致吃饭总是不香...这些困扰其实都能在口腔修复科找到解决方案。作为牙齿的"修补匠",口腔修复医生每天都在帮患者重获健康美观的牙齿。
一、什么是口腔修复科?
口腔修复科俗称"镶牙科",是专门治疗各类牙齿缺损、缺失的科室。不同于单纯补牙,这里解决的往往是更大范围的牙齿问题:
- 单颗或多颗牙齿缺失
- 蛀坏无法保留的残根残冠
- 牙齿大面积缺损
- 先天缺牙或牙齿发育异常
- 全口牙列缺损的重建
很多患者次就诊时都会疑惑:明明都是"补牙",为什么有的去牙体牙髓科,有的要来修复科?简单来说,如果牙齿还能通过填充材料补救(比如普通蛀牙),通常先去牙体牙髓科;当牙齿损坏需要做"牙套"或需要替换整颗牙时,就需要修复科介入了。
二、常见的修复方式有哪些?
1. 固定义齿:像戴帽子一样修复牙齿
适用于:牙齿缺损较大但牙根完好的情况
通俗说的"烤瓷牙"、"全瓷牙"都属于这一类。医生会先将患牙打磨成特定形状,再套上人工牙冠。就像给牙齿戴上一顶量身定制的"帽",既能外形,又能保护剩余牙体。
2. 义齿:可自行摘戴的假牙
适用于:多颗牙齿缺失的情况
传统假牙依靠金属卡环固定在邻牙上,现在也有更舒适的弹性材料。虽然需要每天摘戴清洗,但价格相对亲民,适合暂时不适合做固定修复的患者。
3. 种植牙:接近天然牙的修复方式
适用于:单颗或多颗牙缺失
通过在牙槽骨植入人工牙根,再安装上部牙冠。不损伤邻牙,咀嚼效率高,使用感受接近天然牙。但需要评估骨量条件,整个治疗周期相对较长。
三、修复治疗的基本流程
无论是哪种修复方式,规范的治疗都应该包含这些步骤:
- 初诊检查:拍片检查牙根、牙槽骨情况,制定个性化方案
- 前期准备:治疗龋齿、牙周病等基础问题,必要时需要拔除残根
- 牙体预备:根据方案打磨牙齿或进行种植手术
- 取模记录:口腔情况,送技工室制作修复体
- 试戴调整:确保修复体舒适度和咬合关系
- 终佩戴:完成粘接或安装,指导日常维护
整个治疗过程通常需要就诊2-4次,复杂病例可能需要更长时间。很多患者关心的"做牙套要不要杀神经"这个问题,答案是不一定——只有牙髓已经发炎或坏死的牙齿才需要先做根管治疗。
四、选择修复方式要考虑哪些因素?
没有"好"的修复方式,只有"适合"的方案。主要考虑:
- 缺牙数量:单颗牙缺失和多颗连续缺失可选方案不同
- 邻牙状况:相邻牙齿是否健康直接影响修复选择
- 牙槽骨条件:骨量不足可能影响种植牙
- 使用需求:对美观、咀嚼功能的要求程度
- 预算范围:不同修复方式价格差异较大
建议带着这些问题与修复医生详细沟通:我适合哪种方案?需要就诊几次?能用多久?日常要怎么维护?治疗前了解得越清楚,后续的配合治疗就会越顺利。
五、修复后的日常护理建议
修复体不是一劳永逸的,需要像爱护真牙一样维护:
- 每天用软毛牙刷清洁,牙缝处配合使用牙线或间隙刷
- 避免用修复牙咬硬物(如冰块、螃蟹壳等)
- 吸烟会影响修复体寿命,建议戒烟
- 每年少一次检查和洁牙
- 发现修复体松动、崩瓷等情况及时复诊
很多人不知道的是,即便是种植牙也可能发生"种植体周围炎",这种炎症会导致骨吸收,终导致种植失败。所以定期复查非常重要。
六、关于口腔修复的常见疑问
Q:做修复治疗会很痛吗?
治疗过程都会进行麻醉,基本不会有明显疼痛。少数患者术后可能有短暂敏感,通常2-3天会缓解。
Q:修复体一般能用多久?
烤瓷牙平均使用寿命8-10年,全瓷牙10-15年,种植牙维护得当可使用20年以上。实际寿命与个人口腔状况和维护密切相关。
Q:老年人还能做种植牙吗?
年龄不是禁忌症,只要身体状况和骨条件允许,70岁以上患者同样可以接受种植治疗。但需要更详细术前评估。
牙齿问题往往不会自行好转,拖延治疗可能导致邻牙移位、对颌牙伸长、咀嚼功能下降等一系列连锁反应。当发现牙齿有缺损或缺失时,建议尽早到正规医疗机构的口腔修复科就诊。
需要提醒的是,不同修复方式各有利弊,的修复医生会根据您的具体情况推荐适合的方案。与其在网上看各种不确定的信息,不如预约一次面对面检查,让医生为您量身定制修复计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