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要定期洁牙?看完这篇你就懂了
说到洁牙,很多人反应是“我的牙齿看起来挺白的,没必要洗”。其实这是个的误区。作为在医美行业摸爬滚打了10年的老编辑,今天就用直白的大白话,跟大家洁牙那些事儿。
洁牙到底洗的是什么?
很多人以为洁牙就是把牙齿表面刷不掉的色素洗掉,其实重点不在于此。牙医告诉我,洁牙主要的是清除牙结石——就是那些牢牢粘在牙齿缝隙和牙龈边缘的“硬石头”。这些黄白色的硬块,光靠刷牙是刷不掉的。
我亲眼见过不少,有些人每天刷三次牙,但从来不洁牙,结果牙龈长期被牙结石刺激,后导致牙龈萎缩、牙齿松动。等到发现时,往往已经错过佳治疗时机。
洁牙会不会伤牙齿?
这是被问得多的问题。说实话,十年前的洁牙设备确实比较粗糙,但现在用的都是超声洁牙机,通过高频振动把牙结石震碎,再用水冲走。只要操作规范,对牙齿的损伤几乎可以忽略不计。
当然,前提是要找正规机构。我见过有人图便宜去小诊所,结果洁牙后牙齿表面被刮花。所以建议大家选择有医疗资质的口腔机构,虽然价格可能贵一两百,但有。
洁牙后为什么牙齿会敏感?
很多人在洁牙后会出现短暂性的牙齿敏感,尤其是喝冷热水时觉得酸痛。这是正常现象,因为长期被牙结石包裹的牙根暴露出来了。一般1-2周就会自行缓解,可以用感牙膏辅助修复。
但如果敏感持续超过一个月,就要警惕了。可能是洁牙时损伤了牙龈,或者本身就有牙周问题没被发现。这时候一定要及时复诊。
多久洁一次牙合适?
根据中华口腔医学会的建议:
- 口腔健康的成年人:每年1-2次
- 吸烟、爱喝咖啡/茶的人:每年2-3次
- 戴牙套或种植牙的朋友:遵医嘱,通常需要更频繁
特别提醒宝妈们,怀孕期间激素变化容易引发牙龈炎,建议孕中期做一次预防性洁牙。
这些洁牙误区要避开
误区1:洁牙会让牙缝变大
:牙缝本来就是被牙结石填满的,清除后觉得缝大是正常的。
误区2:喷砂洁牙更好
:喷砂主要是去色素,对顽固牙结石还是得靠超声波。
误区3:洗牙可以美白牙齿
:洁牙只能还原牙齿本色,想要真正美白需要美白项目。
洁牙前后的注意事项
洁牙前:
1. 避开生理期(凝血功能会受影响)
2. 提前告知医生有无传染性疾病
3. 不要空腹,容易低血糖
洁牙后:
1. 2小时内不要吃染色食物(比如咖啡、酱油)
2. 当天不要用牙签,改用牙线
3. 如果出血明显,可以用淡盐水漱口
写在后的话
见过太多人等到牙齿松动、牙龈化脓才想起洁牙,那时候治疗费用可能就是洁牙的十几倍了。口腔健康就像存钱,平时定期“储蓄”,关键时刻才不会“”。
后说句掏心窝子的话:与其花大价钱做牙齿美白,不如先把基础的洁牙做好。一口健康的牙齿,本身就是美的装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