儿童牙齿治疗:家长必读的6个关键问题和实用建议
周末带女儿去看牙医时,候诊室坐满了捂着腮帮子的孩子。隔壁宝妈小声念叨:"乳牙反正要换,蛀了也不用管吧?"这话让我想起上周接诊的7岁患儿——8颗龋齿引发面部肿胀,治疗时孩子哭得撕心裂肺。作为从业十年的儿童齿科顾问,今天想用直白的语言,说说那些家长必须知道的牙齿治疗。
乳牙蛀了到底要不要治?
上周处理的病例就是好回答:5岁男孩因乳牙龋坏未及时处理,感染扩散导致恒牙胚坏死。乳牙不只是临时工具,它们承担着咀嚼发音、保持颌骨发育空间、引导恒牙萌出等重要任务。特别是后槽牙要到10-12岁才替换,放任蛀牙可能引发牙髓炎、根尖周炎,治疗费用比补牙高出3-5倍。
这些信号提示孩子需要看牙医
• 吃饭总用一侧咀嚼
• 抗拒冷热食物
• 夜间磨牙加重
• 牙龈鼓起小脓包
上个月有个小患者总是把肉吐出来,家长以为是挑食,检查才发现大牙有个隐蔽的龋洞。建议每3-6个月做次涂氟,就像给牙齿穿防护服。
儿童补牙和有啥不同?
我们科室采购的玻璃材料会释放氟化物,边补牙边防蛀。对于特别紧张的孩子,现在有"去腐"技术,像用小雨刷清洁牙齿。重要的是治疗时会根据乳牙特点保留更多健康牙体,避免影响恒牙发育。
窝沟封闭的佳时间表
3-4岁:乳磨牙完全萌出后
6-7岁:恒磨牙(六龄齿)
11-13岁:第二恒磨牙
这项技术相当于给牙齿的"峡谷地带"装上透明防护罩,防蛀达到80%以上。上周六我们为双胞胎做封闭,哥哥的牙齿完好,弟弟因晚来半年已经出现窝沟龋。
让孩子配合治疗的3个技巧
1. 治疗前玩"牙医游戏",用电动牙刷当检查器械
2. 准备"勇敢者奖章"贴纸墙
3. 治疗中播放孩子选的动画音频
上周有个5岁女孩全程握着恐龙玩偶完成根管治疗,关键是要消除未知带来的恐惧。
整牙不是等换完牙才开始
地包天好4岁干预,龅牙在8岁前矫正事半功倍。去年有个小患者通过MRC肌功能矫正器,配合吹气球训练,半年就改善了口呼吸习惯。早期干预就像给小树苗捆支架,比长歪后再矫正省时省力。
后提醒家长:儿童牙膏要选含氟量500-1100ppm的,豌豆大小就够。那些宣称"可吞咽"的无氟牙膏,就像用清水洗手一样有限。牙齿健康是给孩子好的成长礼物,别等牙疼才后悔没早重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