儿童牙科家长关心的8个问题,医生一次性讲清楚
当孩子颗乳牙萌出时,很多新手就开始为儿童牙齿问题焦虑。作为从业10年的口腔医生,今天我就把门诊里家长问得多的问题整理出来,用直白的语言为大家答疑解惑。
一、乳牙坏了到底要不要补?
很多老人说"乳牙反正要换,不用管",这是大的误区!乳牙从6个月长到12岁才完全替换,期间要承担咀嚼、发音、颌骨发育等重要功能。蛀牙不治疗会导致疼痛、影响恒牙发育,甚可能引发全身感染。去年我们就接诊过因乳牙龋坏导致面部肿胀的5岁患儿。
二、几岁开始看牙医合适?
美国儿科学会建议:颗乳牙萌出后6个月内就应该进行次口腔检查。实际门诊中,我们更建议2岁前建立"牙齿档案",这样能早期发现地包天、奶瓶龋等问题。有个小技巧:可以带孩子观摩家长洁牙,消除他们对牙科的恐惧。
三、涂氟和窝沟封闭到底选哪个?
这两个就像牙齿的"雨衣"和"盔甲":3岁起每半年涂氟一次,相当于给牙齿穿防酸雨衣;6岁左右给六龄齿做窝沟封闭,就像给磨牙戴防护盔甲。临床数据显示,规范做这两项防护能降低76%的蛀牙概率。
四、孩子刷牙总应付怎么办?
试试这三个妙招:1.买3分钟沙漏计时器;2.下载刷牙APP跟着动画刷;3.每周用牙菌斑显示剂玩"找细菌游戏"。记住要帮孩子刷牙到7岁,之后还要到10岁,很多家长都在这个环节松懈了。
五、换牙期哪些情况必须干预?
出现这三种情况要马上看医生:1.乳牙未掉恒牙已从旁边萌出(双排牙);2.牙齿像"叠罗汉"一样拥挤;3.门牙缝隙超过2mm。上周就有个8岁女孩因乳牙滞留导致恒牙错位,不得不做早期矫正。
六、牙外伤的黄金30分钟怎么处理?
如果整颗牙撞掉了,记住这个救命步骤:捡起牙齿捏住牙冠(不要碰牙根)→用生理盐水或牛奶冲洗→放回牙槽或含在舌下→30分钟内赶到医院。千万别用纸巾包裹或用水长时间冲洗,这会杀死牙根细胞。
七、孩子矫正牙齿的佳年龄
分三个阶段:7岁查颌骨发育(如地包天要早干预);12岁换完牙做常规矫正;15岁后处理精细咬合问题。特别提醒:现在很多机构推销隐形牙套,其实12岁以下儿童更适合传统托槽,价格也更亲民。
八、如何选到靠谱的儿童牙医?
看这三个细节:1.诊所是否有儿童专用检查椅;2.医生交流时是否蹲下来平视孩子;3.治疗台是否备有动画片播放设备。我们门诊近新增了牙齿玩具区,孩子们看完牙都不愿意走。
后想说,预防永远比治疗更重要。每年寒暑假都是儿童看牙高峰,其实平时每半年做次常规检查,很多问题就能避免。下次带孩子看牙前,不妨先和他们玩"牙医扮演"游戏,你会发现意想不到的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