牙周病不只影响牙齿健康,这些危害你可能没想到
早上刷牙时牙龈出血?吃苹果留下血印?这些可能是牙周病的早期信号。很多人觉得牙龈红肿是小问题,却不知道它是我国成年人牙齿缺失的首要原因。作为口腔健康的"沉默",牙周病影响着超过90%的35岁以上人群,但真正重视的人却不多。
牙周病的三阶段发展过程
阶段牙龈炎容易忽视。刷牙出血、口臭、牙龈颜色变深都是警报。这时牙槽骨还没受损,及时治疗能完全。第二阶段牙周炎开始出现牙龈萎缩、牙齿松动。的第三阶段,牙齿会自行脱落。整个发展过程可能持续数年,给了我们充足的干预时间。
值得注意的是,孕妇更容易出现牙龈肿痛。体内激素变化会使牙龈血管扩张,这就是常说的"妊娠期牙龈炎"。产后虽然会缓解,但已经造成的牙周损伤不可逆。
别小看这些日常习惯的危害
横向拉锯式刷牙是常见的错误。长期这样刷牙会导致牙龈退缩,牙齿颈部出现楔状缺损。建议改用巴氏刷牙法:牙刷倾斜45度,小幅度水平颤动。硬毛牙刷也不是越硬越好,中等硬度更适合大多数人。
抽烟人群要格外注意。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加速牙槽骨吸收,让牙周病进展更快。临床数据显示,烟民治疗往往比非烟民差以上。
治疗+日常维护双管齐下
基础治疗包括超声波洁牙和龈下刮治。很多人对洗牙存在误解,其实规范操作不会损伤牙齿。对于重度患者,可能需要牙周手术配合骨粉植入。整个治疗过程通常需要3-4次复诊。需要提醒的是,治疗后每3-6个月就要复查一次,这比治疗本身更重要。
家庭护理要记住"三件套":含氟牙膏、牙线和冲牙器。牙线使用率在我国不足10%,却是清除牙菌斑有效的工具。冲牙器不能替代刷牙,但对戴牙套的人特别实用。
这些认知误区要避开
"老掉牙是正常的"——这是大误区。健康牙齿可以伴随终身,脱落都是疾病导致的。"洗牙会让牙缝变大"——牙缝本就存在,只是之前被牙结石填满了。"牙龈出血要避开刷"——越不刷炎症越,应该选择软毛牙刷继续清洁。
特别提醒糖尿病患者:血糖控制不好会加重牙周炎,而牙周炎又会影响血糖,形成恶性循环。这类患者建议每季度做一次口腔检查。
预防比治疗简单得多
每天有效刷牙两次,每次不少于两分钟。建议使用计时器,大多数人的刷牙时间都不足。每年少一次洁牙,就像给口腔做"体检"。当出现牙龈出血、口腔异味持续不缓解等情况,别犹豫立即就医。
记住:牙周健康影响着全身健康。现在花在预防上的每一分钟,都是在为未来的自己省钱省心。从今天开始,认真对待每一次刷牙,你的牙齿会感谢这个决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