儿童牙科医生建议:3-12岁孩子护牙的8个关键点
每到寒暑假,儿童牙科诊室总是格外忙碌。作为从业多年的儿童牙科医生,我发现很多家长对孩子的牙齿护理存在误区。今天就用直白的语言,说说3-12岁孩子牙齿护理那些真正重要的事。
一、乳牙很重要,别等换牙才重视
门诊里常听到家长说:"反正要换牙,乳牙坏了没关系。"这其实是个大误区。乳牙要使用6-10年,直接影响孩子的咀嚼、发音和恒牙发育。如果乳牙过早脱落,旁边的牙齿会倾斜移位,导致恒牙没位置正常萌出。
二、3岁前就要开始看牙医
建议在孩子长出颗牙齿后的6个月内,或者晚不超过1岁就做次口腔检查。不要等到牙疼才看医生,早期检查能发现很多潜在问题。3岁前建立牙科就诊习惯,孩子会更配合。
三、选对牙刷比选牙膏更重要
给孩子选牙刷记住三点:小头、软毛、粗手柄。牙刷头长度好能覆盖2颗牙齿,毛束不超过3排。不建议用电动牙刷,孩子手部控制力不够,反而容易损伤牙龈。牙膏用量3岁以下米粒大小,3-6岁豌豆大小就够了。
实用刷牙小技巧:
- 6岁以下孩子需要家长帮助刷牙
- 采用"画圈法"刷牙,每个部位刷5-10下
- 晚上刷牙后不再进食(喝水可以)
四、这些食物比糖果更伤牙
除了糖果,粘性食物(如软糖、年糕)、酸性食物(如柠檬、果汁)、碳酸饮料对牙齿伤害。饼干、薯片等淀粉类食物残渣容易滞留在牙缝,建议吃完后漱口或吃些苹果、胡萝卜等粗纤维食物清洁牙齿。
五、窝沟封闭的佳时机
6岁左右萌出的恒磨牙(六龄齿)是需要做窝沟封闭的牙齿。这个位置的窝沟又深又窄,牙刷很难清洁到位。建议在牙齿完全萌出后就做封闭,不要等到龋坏才处理。
六、戒掉这些伤牙坏习惯
长期用奶瓶喝奶、吮手指、咬嘴唇、口呼吸等习惯都会影响牙齿排列和颌面发育。如果3岁后还有这些习惯,建议到儿童牙科或正畸科。
七、牙齿外伤的应急处理
活泼好动的孩子容易磕碰牙齿。如果乳牙整颗脱落,不需要再植;恒牙脱落要立即捡起(捏住牙冠部分),用生理盐水或牛奶冲洗后放回牙槽窝,实在不会操作就泡在牛奶里,30分钟内赶到医院。
需要立即就医的情况:
- 牙齿折断露出红点(牙髓暴露)
- 牙齿整体变色
- 牙龈肿胀并伴随发烧
八、定期检查胜过紧急治疗
即使没有不适,也建议每3-6个月做一次口腔检查。常规检查可以及时发现初期龋齿、牙齿排列异常等问题。对于容易龋齿的孩子,医生可能会建议3-6个月涂氟一次。
后想说,保护孩子的牙齿没有捷径,需要家长日复一日的坚持。养成好的口腔护理习惯,孩子长大后一定会感谢您现在的付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