牙体牙髓病是怎么回事?这些症状别忽视!
早上刷牙时突然一阵刺痛,喝口冰水差点跳起来——这些可能是牙体牙髓病在作祟。牙齿看似坚硬,内部的牙髓却十分敏感,一旦出问题,往往让人寝食难安。今天我们就来这个困扰许多人的口腔问题。
牙体牙髓病是怎么来的?
牙齿外层的牙釉质是人体坚硬的组织,但它并非刀枪不入。长期错误的刷牙方式、爱吃甜食、不按时检查牙齿,都可能让牙齿出现龋坏。当龋洞越来越深,细菌就会侵入牙髓,引发炎症。此外,牙齿外伤、隐裂或过度磨损也会伤及牙髓。
这些症状要当心
牙髓炎明显的表现就是疼痛,但疼痛也分不同情况:冷热刺激痛可能是早期信号;夜间自发痛说明炎症加重;而一旦发展到咬合痛甚面部肿胀,可能感染已扩散。有些慢性炎症甚不疼不痒,但牙神经早已坏死,这种"沉默的"更需要警惕。
治疗手段有哪些?
针对不同程度的病情,医生会采取不同措施。浅龋可能只需简单补牙;波及牙髓的深龋需要根管治疗,也就是俗称的"杀神经";感染的牙齿可能需配合抗生素。现代牙科技术让这些治疗过程更加舒适,多数情况下1-2次就诊就能解决问题。
根管治疗没想象中可怕
很多人听到"抽神经"就腿软,其实现在的根管治疗早已今非昔比。麻醉技术让过程基本,显微根管设备能清理得更,牙胶尖和生物陶瓷材料的使用也大幅提高了。完成治疗的牙齿建议做牙冠保护,这样用上十几年不是问题。
预防胜于治疗
保护牙齿要从日常做起:每天少刷牙两次,配合牙线清洁邻面;减少碳酸饮料和频繁加餐;每半年做次口腔检查;发现黑线或敏感及时就诊。记住,小洞不补大洞吃苦,拖延治疗只会让问题更复杂。
关于治疗的常见疑问
很多人关心"治疗后牙齿能维持多久",这取决于剩余牙体量、口腔卫生和咬合情况。也有人问"能不杀神经吗",早期可尝试盖髓术,但感染时必须治疗。价格方面,根据牙齿位置和治疗难度会有差异,建议选择正规医疗机构。
牙齿问题无小事,及时干预才能避免更大麻烦。下次牙疼别急着吃止痛药,早点找医生看看才是正道。保持一口好牙,才能吃嘛嘛香,生活质量更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