牙齿矫正要趁早?这5个误区你可能还不知道
每次照镜子看到参差不齐的牙齿,你是不是也动过矫正的念头?但听说要戴两年牙套、担心吃饭不方便、怕被叫"钢牙妹"……各种顾虑让你迟迟没行动。其实关于牙齿矫正,很多人都有误解。今天我们就来聊点大实话。
误区一:只有12岁能做矫正
不少家长认为矫正必须赶在换牙期,超过18岁就来不及了。事实上,牙齿的原理是牙槽骨改建,成年后依然有效。临床中40多岁成功矫正的比比皆是,只是成年人矫正周期可能比青少年长3-6个月。关键要看牙周健康状况,与年龄没有关系。
误区二:隐形牙套不如金属托槽
随着技术进步,现在隐形矫正的度已与传统托槽不相上下。通过3D数字化方案,透明矫治器能控制每颗牙齿0.1毫米的。当然,骨性畸形可能需要结合其他治疗方式,具体要由正畸医师评估。
误区三:矫正后牙齿会松动脱落
这是流传广的谣言。规范的正畸治疗不会损伤牙齿,所谓的"松动"是治疗期间暂时的生理性位移。就像树木移栽后需要时间扎根,牙齿也会在矫正完成后通过保持器阶段重新稳固。真正导致掉牙的元凶其实是牙周炎。
矫正前必须知道的5件事
1. 面诊时记得带近期全景片,避免重复拍X光
2. 有牙周炎要先治疗,否则矫正可能加重病情
3. 隐形矫正每天需佩戴20小时以上,自制力差建议选传统托槽
4. 矫正期间更要注意清洁,冲牙器比牙线更实用
5. 保持器少要戴2年,前半年除了刷牙都不能摘
怎么选适合自己的矫正方式?
金属托槽性价比高,适合预算有限的学生党;陶瓷托槽美观度提升但容易染色;舌侧矫正完全隐形但价格昂贵;隐形牙套舒适度高,但要配合每天自觉佩戴。建议先做数字化方案模拟,亲眼看看不同方式的和周期再决定。
后提醒:矫正本质是医疗行为,重点考察医师资质而非机构装修。卫健委官网可查询医师执业信息,正畸专科医师通常会有额外3年规范化培训经历。别被"进口材料""明星同款"这些营销话术带偏了方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