根管治疗是怎么回事?一篇讲清楚拯救烂牙的全过程
早上刷牙时突然一阵钻心的疼,喝口冰水更是酸爽到怀疑人生——这种情况十有八九是蛀牙已经伤到牙神经了。这时候医生往往会建议做根管治疗,但很多人一听要"杀神经"就吓得想跑。今天我们就用直白的话,把根管治疗那点事说个明白。
你的牙到底怎么了?
当蛀牙发展到中重度时,细菌就像拆迁队一样突破牙釉质、牙本质,后攻入牙髓腔。这个装着神经血管的小房间一旦被感染,就会引发难以忍受的自发性疼痛。更麻烦的是,这些细菌还会顺着牙根尖的小孔扩散到颌骨,导致牙龈鼓包甚面部肿胀。
治疗过程大
整个治疗一般需要2-3次,每次间隔一周左右:次医生会先在牙齿上开个小洞,把发炎的牙髓清理干净,给根管里塞上药;第二次用细如发丝的锉针把根管打磨光滑,再用牙胶严严实实地填满;后会给牙齿戴上牙冠保护套。现在的麻醉技术很到位,过程中只会有些酸胀感,远没有传说中那么可怕。
这三个谣言千万别信
有人说"做完根管牙齿就死了"——其实只是去除了痛觉神经,牙齿仍然牢固地长在牙槽骨里;还有传闻"治疗完一定要做牙冠",其实前牙如果缺损不大可以只用树脂补上;离谱的是"根管治疗致癌",这纯属把一百年前的过时理论当宝。
治疗后注意这几点
刚治疗完的牙齿会比较脆弱,别急着用它啃坚果或开瓶盖。临时填充物掉落要及时复诊,戴牙冠前尽量避免用患侧咀嚼。如果治疗后出现持续胀痛或咬合不适,可能是存在隐蔽的副根管,需要进一步检查。
早发现能少受罪
其实很多需要根管治疗的牙齿,早期可能只是冷热敏感或者咬东西酸软。定期洗牙检查时,医生通过X光片就能发现潜在的蛀牙风险。越早处理越简单,等到夜不能寐时才就医,不仅治疗次数增加,费用也会水涨船高。
后提醒大家,根管治疗后的牙齿就像做过大修的汽车,虽然能正常使用,但日常护理更要上心。每天用牙线清理牙缝,半年做一次洁治,能让这颗"劫后余生"的牙齿多陪你十几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