牙周病是什么?别让“沉默”毁掉你的笑容
早上刷牙时牙龈出血?吃苹果留下血印?这些可能是牙周病的早期信号。作为口腔健康的“隐形”,牙周病悄悄影响着近90%的成年人,但很多人直到牙齿松动才意识到问题的性。今天我们就来这个容易被忽视的口腔问题。
你的牙龈在求救:这些症状别忽视
牙周病早期的表现是牙龈炎:刷牙出血、牙龈红肿、口臭。如果这时不及时干预,炎症会向深层发展形成牙周袋,逐步支撑牙齿的骨头。发展到中晚期时,会出现牙龈萎缩、牙齿敏感、牙齿移位甚脱落。
值得注意的是,牙周病与全身健康密切相关。研究发现,它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、糖尿病并发症甚早产的风险。孕妇如果患有牙周病,早产概率是健康孕妇的7倍。
为什么会得牙周病?三大元凶要警惕
首要原因是口腔清洁不到位。当牙菌斑长期堆积在牙齿表面,钙化形成牙结石后,就成为细菌的“堡垒”。其次是吸烟,烟草中的化学物质会牙龈组织修复能力。第三是激素变化,孕期、青春期女性更易出现牙龈问题。
其他风险因素包括:遗传易感性、压力大导致免疫力下降、糖尿病等系统性疾病。需要特别提醒的是,戴着假牙的朋友更要注重基牙的清洁,否则同样可能引发牙周问题。
防治牙周病的实用指南
日常护理:每天少刷牙两次,配合牙线或冲牙器清洁牙缝。推荐使用软毛牙刷和含氟牙膏,刷牙时采用巴氏刷牙法——牙刷与牙龈呈45度角,轻柔震颤。
维护:每6-12个月洗一次牙,医生会用器械清除顽固牙结石。对于已形成牙周袋的患者,可能需要进行龈下刮治等深度清洁治疗。
生活习惯:戒烟限酒,控制血糖,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蔬果。压力大时可尝试冥想、运动等方式调节,因为长期紧张会削弱牙龈抵抗力。
关于治疗的常见疑问
很多人担心洗牙会让牙缝变大,其实变大的不是牙缝,而是原先被牙龈肿胀和结石填充的空间。还有人认为“治疗一次就能”,实际上牙周病需要终身维护,就像高血压需要持续管理一样。
对于已经出现牙齿松动的患者,现代牙科技术可以通过牙周夹板、植骨等方式进行修复。但关键还是控制炎症发展,保住剩余牙槽骨。
守护牙齿,从今天开始行动
预防牙周病其实很简单:认真清洁+定期检查。建议从现在开始,把舌头轻轻舔过牙齿表面,如果感觉粗糙就是菌斑堆积的信号。晚上刷牙后不要立即漱口,让牙膏中的氟化物继续发挥作用。
记住,牙龈出血不是“上火”,而是疾病的警报。与其将来花大价钱种牙,不如现在每天多花三分钟认真护理。一口好牙不仅是美观问题,更是生活质量的重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