牙齿矫正要选正畸科吗?这份避坑指南教你如何选择机构
近几年,身边做牙齿矫正的朋友越来越多。有人花了几万块,也有人抱怨戴了两年牙套反而更歪了。作为在医美行业摸爬滚打十年的老编辑,今天就跟大家正畸科那些事儿,帮你在矫正路上少走弯路。
正畸科到底是干什么的?
很多人分不清口腔科和正畸科的区别。简单来说,普通口腔科主要处理蛀牙、拔牙这些基础问题,而正畸科是专门研究牙齿排列和咬合关系的专科。就像眼科里还分近视手术和眼底病一样,牙齿矫正也需要找对口的正畸医生。
记得去年有个读者,她在美容院看到"快速矫正"的,结果对方连牙模都没取就直接给戴了牙套,半年后吃东西都费劲。后来到正规医院正畸科检查,才发现咬合已经紊乱了。所以记住,但凡涉及牙齿的,一定要认准正畸专科。
什么时候需要看正畸科?
除了常见的龅牙、地包天,下面这些情况也该考虑正畸:
1. 刷牙总有死角刷不干净,经常牙龈出血
2. 吃东西老塞牙,用牙签都抠不出来
3. 睡觉磨牙,早上起来腮帮子酸
4. 脸型不对称,拍照总觉得嘴歪
5. 换完牙后牙齿排列像"叠罗汉"
我表妹就是典型。她从小门牙有缝不当回事,结果三十岁出头就开始出现牙周炎。正畸科说,牙齿错位会导致清洁死角,细菌长期堆积就会牙槽骨。
不同矫正方式怎么选?
现在主流的矫正器大致分三类:
金属托槽: 性价比,适合学生党。缺点就是容易磨嘴,复查频率高。
陶瓷托槽: 远看不太明显,适合职场人士。但吃东西要小心染色。
隐形牙套: 美观度满分,能随时摘戴。不过对自律性要求极高,漏戴就会影响进度。
上周陪闺蜜去复诊,她戴的就是隐形牙套。医生说原本18个月的方案,因为她老忘记戴,现在要延长到两年半。所以选择前一定要评估自己的生活习惯。
选机构要注意这5个细节
1. 看医生资质:正畸学硕士起,有中华口腔医学会正畸专委会(COS)认证更靠谱
2. 问数量:少要有200例以上完整的医生才够熟练
3. 查设备清单:合格的机构必备全景机、侧位片和口扫仪
4. 试初诊服务:负的医生会花半小时以上检查分析
5. 比售后:正规机构都会保持器调整服务
有个同行分享过血泪教训:她在网上团购了矫正套餐,结果做到一半诊所倒闭了,转诊到其他机构要多交8000元转移费。所以千万别只看价格,后续服务才是关键。
矫正后如何保持?
很多人以为摘了牙套就万事大吉,其实保持器阶段更重要。根据正畸科数据,不认真戴保持器的复发率高达60%。建议:
- 年除了吃饭都要戴
- 第二年过渡到夜间佩戴
- 每半年回诊检查一次
- 避免用门牙啃苹果等硬物
我们主编的女儿就是活教材。高中毕业做的矫正,大学住校懒得戴保持器,工作前又悄悄去做了二次矫正。算下来多花了三万多,还遭了两茬罪。
写在后的话
牙齿矫正不是简单的美容消费,而是需要医患配合的医疗行为。找对正畸科医生,配合治疗方案,才能收获理想的微笑曲线。如果拿不准主意,建议先挂个正畸专科的初诊号,听听建议再决定。毕竟牙齿这东西,是要跟我们一辈子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