龋齿填充怎么选?这份指南帮你远离蛀牙烦恼
早上刷牙时突然一阵酸痛,照镜子发现牙齿上有个小黑点——很多人次意识到需要做龋齿填充时都是这样开始的。作为在口腔健康领域深耕十年的观察者,今天想用直白的语言这个看似小却影响生活质量的牙齿修复项目。
龋齿不处理会怎样?
那颗小黑点就像定时炸弹。初期可能只是饭后塞牙,慢慢发展成喝冷水都刺痛,后演变成半夜痛到睡不着。临床常见的是患者拖着不处理,结果小洞变成大洞,本来几百块能解决的填充,后不得不做几千块的根管治疗。
四种常见填充材料怎么选?
1. 银汞合金:老一辈熟悉的小银块,优点是耐磨,缺点是颜色扎眼。现在更多用于后牙隐蔽位置。
2. 玻璃:适合儿童乳牙,会缓慢释放氟化物预防再蛀,但强度稍逊。
3. 复合树脂:目前主流选择,颜色接近真牙,前牙后牙都能用。超市卖的家用补牙套装就是这种,不过操作更持久。
4. 陶瓷嵌体:适合较大缺损,需定制加工,价格较高但更耐用。
诊所里真实的操作流程
张女士上周的体验很典型:先拍小牙片确认龋坏范围,医生用迷你"挖掘机"清除腐质时会反复确认"酸不酸"——这是判断是否近牙髓的关键。填充前那阵吹风酸爽感,其实是消毒干燥步骤。后调咬合时会让你咬蓝纸,确保补完不高不低。
关于价格的实在话
普通树脂填充在300-800元间波动,差价主要看:龋洞大小、是否近髓、所在城市消费水平。要警惕两类机构:一是标价几十块的,可能省略必要步骤;二是鼓吹"纳米""进口"漫天要价的。正规诊所都会在检查后给出明确报价单。
填充后这些情况要注意
刚补完牙那两周,咬硬物可能会有点异样感,这是正常现象。但如果出现自发性疼痛或冷热敏感持续加重,可能是神经受波及,需要及时复诊。记住,再好的填充体也怕奶茶不离手,建议改用吸管减少糖分接触。
预防永远比治疗划算
见过太多人花大钱补牙后感叹:"早知当初认真刷牙。"其实预防龋齿就三点:使用含氟牙膏、每天用牙线清洁邻面、每半年洗牙时顺便做个检查。对于容易蛀牙的人群,还可以考虑做窝沟封闭。
下次发现牙齿染色线或小黑点时,别想着"再等等看"。龋齿就像湿木头上的霉斑,不会自行。及时处理不仅省时省钱,更能保住宝贵的天然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