儿童口腔科:家长必知的6个护牙常识与就诊指南
下午4点的幼儿园门口,5岁的朵朵捂着右脸扑进妈妈怀里:"牙牙痛..."这一幕让很多家长揪心。儿童口腔问题越来越普遍,但多数家长仍存在认知误区。今天我们就用直白的语言,孩子牙齿那些事儿。
一、乳牙很重要!别等"换牙再说"
"反正要换牙"是大误区。乳牙要用6-10年,直接影响:
- 恒牙发育:乳牙蛀坏可能损伤下方恒牙胚
- 面部发育:长期单侧咀嚼导致脸型不对称
- 发音学习:前牙缺失可能影响拼音发音
建议:颗乳牙萌出后3个月内就应该做口腔检查。
二、3岁前刷牙的3个关键点
家长操作期(0-3岁)
➊ 纱布清洁牙龈(出生开始)
➋ 米粒大含氟牙膏(颗牙萌出)
➌ 家长跪姿背后环抱式刷牙(易操作)
常见问题:孩子抗拒刷牙时,可以用唱儿歌、玩"数牙齿游戏"等方式分散注意力。
三、这些信号提示要看儿童口腔科
症状 | 可能原因 | 建议就医时间 |
---|---|---|
牙齿发黑/有凹陷 | 奶瓶龋/龋齿初期 | 1周内 |
牙龈红肿出血 | 牙龈炎/刷牙方式错误 | 3天内 |
换牙期乳牙未脱落 | 乳牙滞留 | 2周内 |
四、儿童牙科就诊避坑指南
1. 选对科室:综合医院口腔科≠儿童口腔专科,建议选择有儿童诊区的机构
2. 心理建设:就诊前用绘本讲解(如《牙医怕怕》),避免用"打针"等恐吓词汇
3. 时间选择:上午就诊孩子配合度通常更高
4. 善用涂氟:每年2次涂氟可使龋齿率降低40%
五、换牙期特别注意事项
"妈妈我的牙在跳舞!"当孩子兴奋地说出这句话时,要注意:
• 松动牙齿不要硬拽,避免牙根断裂
• 新牙萌出遇到阻力要及时检查
• 门牙缝隙大多数是正常现象(侧切牙萌出后会改善)
• 避免舔舐、吮指等影响牙弓发育的习惯
六、日常保护实用小技巧
- 戒夜奶:1岁后逐渐停止夜间哺乳
- 零食选择:苹果、胡萝卜等硬质食物帮助清洁牙齿
- 工具升级:电动牙刷清洁效率比普通牙刷高30%
- 定期检查:每3-6个月检查一次
注意:避免自行使用牙线棒等尖锐工具,儿童需在家长指导下使用牙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