洗牙到底有没有必要?这份解答帮你搞懂
每次刷牙都出血,牙齿内侧总有一层黄垢,对着镜子还能看到牙缝里的黑色结石……如果你也遇到过这些情况,那真的该认真考虑洗牙这件事了。今天我们就来这个被很多人误解的口腔护理项目。
洗牙根本不是美白,而是治病
很多人抱着美白牙齿的期待去洗牙,结果发现牙齿只是了本来的颜色。其实洗牙的名称叫"龈上洁治",重点在清除牙齿表面的牙菌斑、牙结石这些致病因素。那些附着在牙齿上的黄色、褐色沉积物,就像糊在墙上的小,单靠日常刷牙根本刷不干净。
特别是牙龈边缘和牙缝这些死角,牙刷毛根本够不着。长期积累的牙结石会刺激牙龈,导致红肿出血,这就是牙周病的开端。定期洗牙能有效预防牙龈炎、牙周炎,比等牙齿松动了再治疗要明智得多。
关于洗牙的三大误区
误区一:"洗牙会把牙缝洗大" 其实牙缝一直存在,只是之前被牙结石填满了。清除这些本不该存在的东西后,反而有利于牙龈健康。
误区二:"洗牙特别疼" 健康的牙齿洗牙时只有轻微酸胀感。如果觉得疼痛,恰恰说明牙龈已经有炎症,这种情况更该及时处理。
误区三:"洗一次终身受益" 就像房间需要定期打扫,建议每6-12个月清洁一次。抽烟、喝茶人群可以适当缩短周期。
现在主流的洗牙方式有哪些?
超声波洁牙是常见的方式,通过高频震动震碎牙结石,对顽固沉积物。操作时会有"滋滋"的声音,但完全在可接受范围内。
喷砂洁牙适合清理烟渍、茶渍等色素沉着,利用气流配合专用粉末清洁牙面。不过对牙结石有限,通常需要配合超声波使用。
现在很多机构还会在洗牙后做抛光处理,让牙面更光滑,这样不容易沉积色素。整个过程大概30-40分钟,比想象中快得多。
洗牙后要注意这些事
刚洗完牙的一两天,可能会觉得牙齿有点敏感,这是正常现象。建议暂时避免过冷过热的食物,用温水漱口。刷牙时选用软毛牙刷,不要太用力。
有些人洗牙后发现有牙齿松动,这其实是因为牙结石已经了牙周组织。就像拆掉违章建筑后房子显得不稳,需要后续治疗加固,不能怪洗牙本身。
重要的是要记住:洗牙只是口腔护理的起点。日常坚持巴氏刷牙法,配合牙线清理牙缝,才能大限度保持洗牙的。
到底哪些人特别需要洗牙?
如果你有刷牙出血、口臭、牙齿表面有明显色渍、牙龈经常肿痛等情况,建议尽快预约洗牙。孕期女性由于激素变化更容易出现牙龈问题,好在备孕阶段就做好口腔检查。
经常喝咖啡、茶、红酒的人群,吸烟者,以及戴牙套的朋友,都需要更勤快地清洁牙齿。就算没有明显症状,每年一次的洁牙检查也很有必要,很多口腔问题早期发现处理起来简单得多。
后提醒大家,一定要选择正规医疗机构。那些打着"9.9元洗牙"噱头的地方,很可能会在检查后诱导消费,或者操作不规范损伤牙釉质。爱护牙齿这件事,真的不能贪小便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