根管治疗是什么?为什么医生建议做这个?
很多人听到"根管治疗"四个字就下意识想捂牙。别紧张,今天我们就用直白的话这个牙科常见项目。简单来说,当蛀牙坏到牙神经,或者牙齿因外伤导致内部感染时,医生就会建议做根管治疗——这是帮牙齿"保命"的有效方法。
什么情况下需要根管治疗?
如果你出现以下症状就要注意了:咬东西时某个牙齿特别疼,喝冰水像触电一样刺痛,甚半夜牙齿自己跳着疼,牙龈还鼓起小包。这些往往说明细菌已经攻破牙本质,伤到了牙髓(就是俗称的牙神经)。这时候单纯的补牙解决不了问题,必须进行根管治疗清除感染源。
治疗过的像传言那么可怕吗?
网上把根管治疗妖魔化的说法太多了。实际治疗前医生会打麻药,过程中基本不会有痛感。现代牙科器械也比十年前精细得多,用比头发丝还细的锉针清理根管,配合显微设备能更操作。一般需要2-3次就诊,次清理,第二次填充根管,后做牙冠保护。全程和拔牙相比,不适感其实轻得多。
不做根管治疗会怎样?
有人觉得"牙疼不是病",结果拖着拖着问题就了。感染可能扩散到牙根尖,导致颌骨发炎甚囊肿。更棘手的是,坏死的牙神经会变成细菌温床,这些细菌可能通过循环影响身体其他器官。等到牙齿烂掉只能拔除时,种牙的费用可比根管治疗贵好几倍。
治疗后牙齿能用多久?
这是患者关心的问题。只要做好后续保护,经过根管治疗的牙齿能和正常牙齿一样使用多年。关键有两点:一是及时做牙冠(套上保护壳),因为失去神经的牙齿会变脆;二是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。临床上见过做完根管治疗二十年后仍完好使用的,当然这和医生的技术水平也密切相关。
关于价格的常见疑问
根管治疗费用根据牙齿位置和难度浮动,前牙通常比后牙便宜,因为后牙根管又多又弯。有些患者疑惑"为什么不同诊所报价差好几倍",主要差别在于:是否使用显微设备、医生的临床经验、填充材料的品质等。建议选择正规医疗机构,那些标价离谱低的很可能存在操作不规范的风险。
治疗后需要注意什么?
治疗完的牙齿会有几天轻微不适,这是正常现象。避免用该侧咀嚼硬物,如果出现剧烈疼痛或肿胀要及时复诊。等做完牙冠后,这颗牙就和普通牙齿一样使用了。要提醒的是,别以为做完治疗就万事大吉,每年仍需定期检查,防止邻牙或牙龈出问题。
关于根管治疗的5个认知误区
1. "做根管治疗特别疼"——现代麻醉技术下痛感可控;
2. "抽完神经牙齿就死了"——牙齿只是失去感觉功能;
3. "必须吃抗生素"——除非急染否则不一定需要;
4. "治疗完马上就做牙冠"——需要观察1-2周;
5. "做过根管治疗的牙一定会变色"——规范操作不会导致明显变色。
写在后
遇到牙髓炎不要硬扛,及时治疗既能保住原生牙,又能避免后续更多问题。现在的根管治疗已经发展得很成熟,找对医生、配合治疗、做好后期维护,你的牙齿还能陪你很多年。记住:牙齿问题永远是预防大于治疗,每天认真刷牙、定期洗牙检查,才是好的"省钱攻略"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