洗牙真的有必要吗?看完这篇你就懂了
每次提到洗牙,总有人皱着眉头问:"听说洗牙会伤牙齿?"或者"我每天认真刷牙,还需要洗牙吗?"作为在医美行业工作10年的老编辑,今天就用直白的话告诉你关于洗牙的。
刷牙再认真也替代不了洗牙
很多人以为早晚刷牙就能清洁牙齿,但事实是,就算用电动牙刷配合牙线,也只能清除60%左右的牙菌斑。那些藏在牙龈边缘、牙缝深处的顽固牙结石,就像热水壶里的水垢一样,必须靠工具才能清理干净。牙医朋友常开玩笑说:"你家的地板天天扫,年底不大扫除一次行吗?"牙齿也是同样的道理。
洗牙到底痛不痛?
这个问题就像问"打针痛不痛"——因人而异。牙龈健康的人洗牙时只会感到轻微酸胀,但如果长期不洗牙导致牙龈发炎,触碰时确实会有不适感。不过现在很多机构都配备了超声波洁牙仪,比起传统手工刮治,震动更轻柔。怕痛的朋友可以提前沟通,医生会调整功率或安排表麻处理。
关于洗牙的三大误解
误解一:洗牙会让牙缝变大 这其实是牙结石被清除后暴露的正常牙缝,就像拆掉违建后露出的空地。不及时清理这些"违建",反而会导致牙龈萎缩。
误解二:洗牙会磨掉牙釉质 正规操作的超声波洁牙头是圆钝的,工作原理是通过高频振动震碎牙结石,不是靠物理摩擦。就像抖落衣服上的灰尘不会损坏布料一样。
误解三:洗完牙会敏感 短暂敏感是因为被牙结石包裹的牙根暴露在口腔环境中,一般3-5天就能适应,使用感牙膏能加速。
这些人尤其需要定期洗牙
如果你符合以下任意一条,建议每半年洗一次牙: - 每天喝咖啡/茶超过2杯 - 有抽烟习惯 - 刷牙时经常出血 - 戴过牙套或正在做正畸 - 父母有牙周病病史 尤其要提醒40岁以上人群,牙周病是导致中年掉牙的主因,而洗牙是经济的预防手段。
洗牙前后的注意事项
洗牙前: 避开女性生理期,当天不要吃太刺激的食物。有心脏瓣膜问题或装过支架的患者需提前告知医生。
洗牙后: 2小时内不要进食,24小时内避免抽烟、喝浓茶或吃深色食物。如果出现轻微出血,用冰水漱口比拼命刷牙更有效。
300元和800元的洗牙有什么区别?
价格差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: 1. 基础洁牙只清理牙龈以上部分,深度洁牙会处理龈下2-3mm的结石 2. 部分高端机构会在洁牙后增加抛光或步骤 3. 医生资质和经验不同 但要注意,低于市场价的洗牙可能存在消毒隐患,而过度包装的"豪华洁牙"可能只是营销噱头。
后提醒大家,洗牙不是美容项目而是基础医疗行为,一定要选择有《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》的场所。牙齿就像身体的警报器,定期洗牙不仅能保持口气清新,更能早期发现龋齿、牙周炎等问题。看完这篇文章的你,是时候在日历上标记下次洗牙的时间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