口腔预防保健的6个实用方法,让牙齿健康每
很多人觉得牙齿不疼就不用管,等到出了问题才后悔莫及。其实口腔健康直接影响全身健康,从日常小事做起就能避免大麻烦。今天就分享几个简单易行的口腔预防保健方法,帮你远离牙科治疗椅。
为什么每天刷牙还是会有牙病?
见过不少患者抱怨:"我明明每天刷两次牙,怎么还会有蛀牙?"问题就出在细节上。牙刷三个月不换,刷毛都变形了还继续用;刷牙像完成任务一样随便划拉几下;睡前刷完牙又偷偷吃零食...这些习惯都在给牙齿埋雷。
正确的做法是:选用软毛牙刷,每次刷牙少2分钟,采用巴氏刷牙法(牙刷与牙龈呈45度角轻轻颤动)。特别提醒晚上刷牙后严禁再进食,夜间唾液分泌减少,食物残渣简直就是细菌的狂欢派对。
牙线比牙刷更重要
再好的牙刷也只能清洁60%的牙面,剩下40%的邻接面全靠牙线。很多人不用牙线是觉得"牙龈会出血",其实出血正说明牙龈有炎症,越不用问题越。就像伤口结痂时撕开肯定会流血,但坚持清洁反而能促进愈合。
建议每天睡前用一次牙线,动作要轻柔。如果觉得传统牙线操作困难,可以试试牙线棒或者水牙线。记住:用牙线时听到"咯吱"声不表示干净了,那是牙结石在你来得太晚。
漱口水不能代替刷牙
现在有些漱口水让人产生错觉,以为漱个口就能代替刷牙。实际上漱口水主要起辅助作用,适合在刷牙后使用,或者中午不方便刷牙时应急。选择漱口水要注意避免长期使用含酒精成分的,可能会造成口腔黏膜干燥。
特别提醒家长:6岁以下儿童不建议使用漱口水,容易误吞。孕妇选用漱口水前好医生,某些成分可能影响胎儿发育。
定期洗牙不是浪费钱
"洗牙会把牙缝洗大"是大的误解。牙缝变大是因为清除了原本就不该存在的牙结石。就像雪地里的木桩,雪化了才露出真面目。建议每年洗牙1-2次,吸烟者或有牙周病家族史的人群可能需要更频繁。
次洗牙可能会有点敏感,这是因为牙龈炎症导致的。就像长期不打扫的房间,次大扫除肯定灰尘多,但坚持下去就会越来越轻松。洗牙后24小时内避免进食深色食物,防止色素沉积。
这些小习惯正在毁掉你的牙齿
用牙齿开瓶盖、咬冰块、撕包装袋...这些看起来很酷的动作,其实都在制造微小的牙裂。就像玻璃上的裂纹,平时看不出来,突然某天咬到硬物就会崩掉一块。
还有长期单侧咀嚼、用牙签戳牙缝、喝饮料含在嘴里慢慢咽...这些习惯都在潜移默化地伤害牙齿。改掉这些习惯,比花钱做修复治疗划算得多。
预防胜于治疗的道理谁都懂
但就是有人觉得"我爷爷从来不刷牙也好好的"。要知道现代人饮食结构变化太大了,含糖食品、碳酸饮料的摄入量是过去的几十倍。我们的牙齿正在承受祖辈们没经历过的考验。
下次看到孩子偷懒不刷牙时,不妨告诉他:现在每天花3分钟护牙,将来省下的不止是治牙的钱,还有躺在治疗椅上的恐惧感。一口好牙就是好的品,而且这个品靠自己就能维护。
记住:没有突然坏掉的牙齿,只有长期被忽视的问题。今天的预防措施,就是为十年后的自己存健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