儿童牙科常见问题解答:家长关心的8个护牙知识
当孩子次喊牙疼时,很多家长才意识到儿童牙齿健康的重要性。其实从长出颗乳牙开始,口腔护理就需要提上日程。作为从业10年的儿童牙科顾问,我整理了家长常的8个问题,用通俗易懂的方式为您解答。
一、乳牙坏了需要治疗吗?
很多家长认为"乳牙反正会掉,不用管",这是误区。乳牙从6个月萌出到12岁左右替换,要使用6-10年。蛀牙会导致咀嚼困难、恒牙发育异常,时可能引发全身感染。建议发现黑点或龋洞就要及时就诊,越早治疗痛苦越小。
二、几岁开始看牙医合适?
美国牙科学会建议,颗乳牙萌出后6个月内就应该进行口腔检查,晚不要超过1岁。早期检查能及时发现发育问题,医生还会指导家长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。之后每3-6个月定期检查,就像打疫苗一样形成习惯。
三、儿童刷牙常见哪些错误?
常见的有三种:一是牙刷太大,应该选择刷头不超过2颗牙大小的儿童专用牙刷;二是牙膏用量过多,3岁以下米粒大小,3-6岁豌豆大小就够了;三是横着用力刷,正确方法是45度角轻轻震颤,尤其是牙龈边缘要清理到位。
四、窝沟封闭有必要做吗?
后牙表面的窝沟容易残留食物,儿童刷牙又经常不到位。窝沟封闭就像给牙齿穿上防护服,将深沟变浅沟。建议6-7岁做恒磨牙,11-13岁做第二恒磨牙。整个过程,耗时约10分钟,能降低60%的蛀牙风险。
五、孩子害怕看牙怎么办?
选择有儿童诊室的牙科机构,熟悉的环境能减轻紧张感。就诊前可以通过绘本、动画做好心理建设,切忌用"再不听话就带你去拔牙"等威胁语言。治疗时采用"讲-示-做"三步法,先用模型演示工具,让孩子触摸感受,实际操作时配合儿童用语,比如"给小牙洗泡泡澡"。
六、牙缝大需要矫正吗?
4-6岁出现的牙缝多为正常现象,这是为恒牙萌出预留空间。但如果出现地包天、龅牙等情况,建议7岁左右进行早期干预。现在有隐形矫正器等更舒适的选择,具体方案需要正畸医生评估。
七、什么情况需要拔乳牙?
出现这3种情况建议拔除:一是恒牙已萌出乳牙未脱落;二是龋坏无法保留;三是多生牙影响正常牙齿排列。拔牙前会进行表面麻醉,整个过程约1-2分钟。记得准备温软食物,24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。
八、如何培养刷牙好习惯?
试试这些方法:制作刷牙打卡表,集满星星兑换小奖励;孩子喜欢的卡通牙刷;家长和孩子一起刷牙示范;用菌斑显示剂把牙菌斑染成红色,让孩子亲眼看到哪里没刷干净。坚持21天就能形成习惯。
需要提醒的是,每个孩子牙齿发育情况不同,本文仅为普适性建议。如果发现牙齿异常变色、牙龈红肿、长期口臭等问题,建议及时到儿童牙科就诊。保护好乳牙,就是在为恒牙的健康打下基础。